因风热引起的咳嗽为“热咳”,夏秋交替,天气正由夏季的湿热向干冷过渡,人体经过漫长暑日,体内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因此这时的咳嗽症状是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这种情况一般归为“肺热咳”。主要症状为痰厚且黄,鼻涕也带黄,这时就要用凉寒性质的药物来把人体内的热降下来。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31%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呼吸道传播
并发症:头痛
就诊科室:儿科学 中医儿科 中医学 小儿呼吸内科 小儿感染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5-20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雪梨膏 小儿感冒宁合剂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起胃热,更容易导致肺火,因为辛辣入肺引发热咳。如:嗜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
气候的改变也是引起肺上火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夏秋交替之际,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很容易引发热咳,尤其是儿童、老人。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其他一些因素如受凉、缺少睡眠、喝水少等,也容易引起肺火上身。此外,感冒发烧更容易引起热咳。
1、保持环境舒适:与寒咳一样,爸妈要加强宝宝居室卫生,冷暖、干湿适度,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2、饮食预防: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咳嗽频作,痰色白稀薄,恶寒无汗,发热头痛 ,塞鼻不通。
热咳表现: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 、头晕 、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咽喉肿痛,有汗,流浊涕,苔薄黄,脉浮数,燥邪犯肺之表证,发热而恶风,口鼻干燥,舌苔薄黄,脉浮数。燥邪伤津,症见口鼻干燥,吐痰量少而粘,难以吐出,燥邪犯肺,使肺气失于宣发,而见咳嗽。
热咳检查主要是结合脉诊,舌诊,望诊,病症等结合判断,有寒邪袭表,卫阳被郁,腠理致密,汗孔闭塞的表寒证,又有寒邪内犯于肺,肺失宣发而致的咳嗽,吐痰清稀等表现。热为阳邪,易伤津液,注意查一下大小便的问题,B超肺部,痰液,心脏的B超,血尿常规。
一、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骤,发热较高,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明显而呼吸道局部症状较轻。常有流行病史,依据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以鉴别。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症状明显,一般列咳嗽、咳痰,肺部无异常体佂。
三、其他: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疾病可伴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应详细检查,以资鉴别。
就诊科室:儿科学 中医儿科 中医学 小儿呼吸内科 小儿感染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5-20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雪梨膏 小儿感冒宁合剂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热咳治疗
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
热咳药浴
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方如上法水煎取汁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多喝热水。
热咳食疗: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红豆西米羹
百果西米羹
番茄西米粥
萝卜粳米粥
荷叶粳米粥
百合粳米鸡
薏米莲子粥
蜜枣薏米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