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瘿是瘿的一种,表现为喉结两旁有半球形单个或多个肿块,皮色如常,不紧不 宽,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略有颤动感;同时,有心情急躁、多汗、胸闷、心悸、月经不调等症。多由肝气郁结,或脾失健运而气滞及湿痰凝结所致。本病类似突眼性甲状腺肿。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多见于30—40岁女性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月经不调 脱发
就诊科室:免疫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依托红霉素混悬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
由于忧思郁怒,气滞、痰浊、瘀血凝结而成。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或忧思郁怒,肝旺侮土,脾失运化,痰湿内蕴。气滞、湿痰、瘀血随经络而行,留注于结喉,聚而成形。
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认识尚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甲状腺腺瘤是由甲状腺内残存的胚胎细胞发展而形成。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
2、高原山区居民应使用含碘食盐或进食含碘食物。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
巨大肉瘿可压迫气管移位,但很少发生呼吸困难和声带麻痹。部分患者可伴有急躁、心悸、易汗、脉数、月经不调 、手部震颤等;或出现能食善饥、体重减轻、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脱发 、便溏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少数患者可发生癌变。
肉瘿是瘿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其临床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好发于青年女性及中年人。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 ,属甲状腺的良性肿瘤。
本病多见于30—40岁女性。在结喉正中一侧或双侧有单个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生长缓慢,一般无任何不适,多在无意中发现。若肿块增大,可感到憋气或有压迫感。部分患者可发生肿物突然增大,并出现局部疼痛,是因乳头状囊性腺瘤囊内出血所致。巨大的肉瘿可压迫气管,使之移位,但少有发生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者,有的可伴有性情急躁、胸闷易汗、心悸、手颤等症。极少数病例可发生癌变。
辅助检查:甲状腺同位素131碘扫描显示多为温结节,囊肿多为凉结节,伴甲亢者多为热结节。B型超声为实质性肿块或混合性肿块。
鉴别诊断
1、肝郁痰凝:颈部肿块无明显充血、压之不痛,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可伴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并可伴有善怒急躁、心悸心烦、失眠 梦惊等全身症状。
2、脾虚痰结:颈部肿块按之柔软,气短,神疲乏力,纳呆便溏,口中乏味,并可伴有动辄气短、稍动汗出等全身症状。
3、气阴两亏:颈部可触及肿块,伴有口干咽燥、怕热易汗、善食消瘦、小便黄赤、失眠心烦等全身症状。
就诊科室:免疫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依托红霉素混悬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1、肝郁痰凝: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药用:制香附9g,青陈皮各6g,郁金9g,制南星9g,海浮石15、g,橘核9g,柴胡9g,川芎9g,海藻9g,海带9g,生甘草6g。
2、脾虚痰凝:治宜健脾化痰、软坚散结。药用:党参9g,焦白术9g,姜半夏9g,胆星9g,茯苓12g,白芥子9g,冰球子9g,陈皮6g,牡蛎30g,丹参15g。
3、气阴两亏:治宜益气养阴软坚。药用:太子参9g,生地9g,元参15g,夏枯草9g,牡蛎30g,珍珠母30g,山慈菇9g,连翘9g,赤芍9g,昆布15g,生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服中药期间,暂停其他疗法。疗程:以3个月为1个疗程。(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芦笋汁
百合炒芦笋
百合芦笋汤
银耳芦笋
车前叶苋菜粥
苋菜粥
香干苋菜
清汤冬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