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实热证是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心热下移于小肠所致。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口腔溃疡
就诊科室:外科 普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肠内营养乳剂(TP) 肠内营养混悬液(SP)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500元)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多由心热下移于小肠所致。
病机分析:心火内盛,热扰心神故心烦,热灼津液则口渴,心火上炎故口舌生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过盛可随经络下移小肠,小肠有分清泌浊的作用,使水液入于膀胱,故可出现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的症状;如热盛灼伤阳络则可见尿血,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之象。
小肠实热食疗方:
1、猪小肚(即猪膀胱)2个,灯芯草5扎,薏米30克,蜜枣2个,煮汤。
2、猪茯苓15克,茯苓15克,木棉花15克,蜜枣2个,煮茶。
口腔溃疡 ,神疲乏力,尿血。
主要临床表现:小腹拘痛,心烦口渴,口舌生疮 ,小便赤涩,或茎中痛,尿急 ,尿频 ,尿道灼痛,尿血 ,舌红苔黄,脉数 。
膀胱超声检查, 尿常规, 血常规, 便常规, 心电图 ,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
相似证候的辨别:小肠实热又称心火下移小肠,主要与膀胱湿热相区别。两证往往均有小便热、赤,但小肠实热必有心火之亢盛的症状和病因;而膀胱湿热往往伴随腰痛,小腹胀 闷等症。
就诊科室:外科 普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肠内营养乳剂(TP) 肠内营养混悬液(SP)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500元)
治法:清利实热,导热下行。
方药:导赤散化裁
黄连,栀子,生地,木通,青皮,乌药,川楝子,海金砂等。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鹌鹑蛋
鸡腿
鸡肉
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