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胁肋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所以,胁痛多与肝胆疾病有关。凡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或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或久病体虚,忧思劳倦,或跌仆外伤等皆可导致胁痛。辨证时,应先分气血虚实,一般气郁者多为胀痛,痛处游走不定。血瘀者多为刺痛,痛有定处。虚证胁痛多隐隐作痛,实证胁痛多疼痛突发,痛势较剧。 本病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其痛或发于一侧,或同时发于两胁。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常反复发作,一般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6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胆囊炎 胆石症 胰腺炎 肋间神经痛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5周
治愈率:79%
常用药品: 三七脂肝丸 壳脂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调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转为积聚、鼓胀者,治疗较为困难。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循行两胁,胆附于肝,与肝呈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两胁。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久病耗伤,劳倦过度,或外感湿热等病因,累及于肝胆,导致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即可引起胁痛。其具体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若情志不舒,或抑郁,或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发为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气郁结胁痛,日久有化火、伤阴、血瘀之变。故《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又说:“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肤胁肋痛。”
瘀血阻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郁气滞可以及血,久则引起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闪挫,恶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而成胁痛。故《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类证治裁?胁痛》谓:“血瘀者,跌仆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痛甚。”
湿热蕴结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素问?刺热论篇》说:‘‘肝热病者,……胁满痛。”《证治汇补?胁痛》也曾谓:胁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
肝阴不足素体肾虚,或久病耗伤,或劳欲过度,均可使精血亏损,导致水不涵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而成胁痛。正如《金匮翼?胁痛统论》所说:“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总之,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病机转化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而成虚实并见之证;既可气滞及血,又可血瘀阻气,以致气血同病。胁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肝郁胁痛如久延不愈,或治疗不当,日久气滞血瘀,可转化为瘀血胁痛;湿热蕴结胁痛日久不愈,热邪伤阴,可转化为肝阴不足胁痛;邪伤正气,久病致虚,各实证胁痛皆可转化为虚实并见之证;而虚证胁痛若情志失调,或重感湿热之邪,也可转化为阴虚气滞,或阴虚湿热之虚实并见证。若失治误治,久延不愈,个别病例也可演变为积聚,甚者转为鼓胀重证。
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调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转为积聚、鼓胀者,治疗较为困难。
胁痛病证,可与西医多种疾病相联系,如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胆石 症、慢性胰腺炎 、胁肋外伤以及肋间神经痛 等。以上疾病若以胁痛为主要症状时皆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本病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其痛或发于一侧,或同时发于两胁。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 、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常反复发作,一般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血常规、肝功能、胆囊造影、B超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
1、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
2、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
3、反复发作的病史。
鉴别诊断
1、胸痛胸痛与胁痛均可表现为胸部的疼痛,故二者需鉴别。不过胁痛部位在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而胸痛部位则在整个胸部,1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等检;查多可查见心肺疾病的证据。
2、胃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如有胃痛连胁也是以胃痛为主,纤维胃镜 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就诊科室:内科 呼吸内科 变态反应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终身治疗
治愈率:75%-80%
常用药品: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孟鲁司特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
哮病西医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常用丙酸倍氯米松、氟替米松、布他奈德。用于哮喘发作时,激动剂或茶碱类合用。轻-中度以者需长期吸入治疗。安全剂量为200ug-400ug,年长患儿可短期用至每日600ug-800ug.口服用药:急性发作病情较重的患儿应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以防病情恶化,使有半衰期短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7日,1-2mg/kg,一般不超过30mg/d,分2-3次口服。静脉用药: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时早期通过静脉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或甲基氢化泼尼松,每次1-2mg/kg,每日2-3次。极严重病例需在短期内(3-5天)使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最好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氢化泼尼松。
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新一代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有于12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长期预防治疗。不宜用于哮喘发作期的解痉治疗。
3、β2激动剂:短效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5-10分钟超效,维持4-6小时,多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运动性哮喘。如需要增加使用次数和剂量才能控制病情,提示哮喘加重,此时忌过分或盲目增加次数。过量使用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和猝死。长效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持续8-12小时。
4、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吸入用药用于预防哮喘发作,也可预防运动、冷空气等引起的急性气道收缩及季节性哮喘发作。
5、茶碱:口用用药:控释型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需慎于口服β2激动剂合用。因易诱发心律失常,如欲合用要减少剂量。与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静脉用药:用于哮喘急性发作。24小时内未用过氨茶碱者,首剂3-5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30ml中,20-30分钟内静脉滴注。重症病例继以0.6-0.9mg/(kg.h)维持,如不维持给药,每6小时可重复给原量一次。<2岁,或6小时内用过茶碱者,首剂应减半。注意药物浓度不能过高,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推荐用输液泵注射使用。
哮病中医治疗方法:(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哮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1、发作期:
热哮: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气郁哮:症状:咳喘不已,呛咳少痰,或喘鸣气逆,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减,心中懊恼,发病与情志有关,女子则与月经关系密切。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理气,降逆平喘。
寒哮: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2、缓解期:
脾虚:症状: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细软。治法:健脾化痰。
肾虚: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喘哮易发,或畏寒肢冷。治法:补肾摄纳。
肺虚:症状: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黄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治法:补肺固卫。
中医验方
1.肺脾气虚 症状:咳嗽短气,痰白清稀,面色苍白,自汗畏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治宜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方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党参、白术、法半夏、炙麻黄、僵蚕、防风、陈皮各10克,黄芪、茯苓各15克,生姜、大枣各6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
2.肺肾两虚 症状:久病哮喘,咳嗽短气,自汗畏风,动则气促,呼多吸少,腰酸耳鸣,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肺益肾,止咳平喘。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淫羊藿、茯苓、党参各15克,萸肉、炮附子、炒杜仲、法半夏各10克,丹参30克,陈皮12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
按摩疗法:
1.搓擦涌泉 盘膝而坐,双手掌对搓发热后,从三阴交过踝关节至拇趾根外一线往返摩擦至透热,然后左右手分别搓擦涌泉穴至发热为止。
2.摩肾俞 两手掌紧贴肾俞穴,双手同时作环形抚摩,共32次(顺转为补,逆转为泻。肾俞穴宜补不宜泻。如有肾虚腰痛诸症者,可适当增加次数。
3.揉命门 以两手的食、中两指点按在命门穴上,稍用力作环形的揉动,顺、逆各32次。
4.擦腰骶 身体微前倾,屈肘,两手掌置于两侧腰骶部,以全掌或小鱼际着力,向下至尾骶部作快速地往返摩擦,以透热为度。
5.摩丹田 用左或右掌以丹田穴为轴心,做顺、逆时针方向的摩动各32次,然后随呼吸向内向下按压丹田穴1分钟。
6.擦少腹 双手掌分别置两胁下,同时用力斜向少腹部推擦至耻骨处,往返操作以透热为度。
7.震双耳 先用双手掌按于耳上做前后推擦各32次,然后双手拇、食指捏住两耳垂抖动各32次,再将两食指插入耳孔,做快速的震颤数次后,猛然拔出,重复操作8次。
8.缩二阴 全身放松,用腹式呼吸法,并在呼气时稍用力收缩前后二阴,吸气时放松,重复32次。
胁痛属于肝阴不足者,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胁痛属于湿热蕴结者,尤应注意饮食,要忌酒,忌辛辣肥甘之晶,生冷不洁之品也应注意。
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气机条达,对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鸭蛋
鸡蛋
鸡肉
鸡内金
杏仁
腐竹
沙丁鱼
三文鱼
鸡肉冬菜饼
鸡肉白薯粥
草鱼豆腐
冬瓜草鱼汤
红烧带鱼
木瓜炖带鱼
炒胡萝卜
木瓜胡萝卜玉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