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经常有气排出,状如放屁,自己无法控制,严重时簌簌有声,连续不断,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吹”。 祖国医学所说的阴吹之疾,多指阴道壁和盆底组织松弛及一些神经官能症。常发生于身体虚弱,精神抑郁,气机不畅的经产妇。中医认为,引起阴吹的病机主要是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逆乱,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阴而致阴吹。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女性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便秘 腹胀
就诊科室:肛肠科 外科 中医学 中医肛肠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0天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 注射用生长抑素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2000元)
局部肌肉锻炼,除了产后保健操外,着重进行盆底、肛门和阴道肌肉收缩的锻炼,有助于产道的复原。
产后体虚阴吹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妇女,特别是多产妇、体质虚弱者,中医属"气血大虚,中气下陷"。究其发生机理,还得从分娩过程中产道的变化说起。
阴道感染有些阴道炎的妇女也会有阴道排气的现象,但这些患者,阴道排出的气流多较微弱,而更主要的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阴道不适感觉。这是由于感染阴道的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并存于阴道内,当体位改变或增加腹压时,这些气体即从阴道里排出。致病的微生物多数为厌氧菌或阴道滴虫,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当到医院看妇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直肠-阴道瘘这是较少见的原因,由于直肠和阴道之间存在着异常通道(瘘管),当肛门排气时,小部分气体通过瘘管进入阴道,然后排出体外。其发生原因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前者称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出生时已存在,故症状从新生儿时即出现;后者主要发生于产伤、直肠或阴道手术创伤,或直肠和阴道之间的隔膜发生晚期癌肿坏死而成,症状出现于产后或手术后不久,或伴有晚期癌肿(大便或阴道有脓血)的表现。这种情况需到医院检查,行修补手术或对癌肿进行治疗。
1、服用大补气血,提升中气的药物。
2、增强体质,促进产后恢复。
3、局部肌肉锻炼,除了产后保健操外,着重进行盆底、肛门和阴道肌肉收缩的锻炼,有助于产道的复原。
神疲倦怠,气短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大便秘 结,口渴烦热,脘腹胀 满。
便秘会加重阴吹症状。便秘会使得患者腹压升高,腹部像一个充气的气球一样积压阴道。如果患者阴道中本来就有少量气体,这时就会被挤压出来并发出明显的声响。
此外,阴道感染厌氧菌、滴虫或某些会产生气体的杆菌后,也会出现“阴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阴道排出的气流多较微弱,而更主要的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阴道不适的感觉。这是由于感染阴道的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并存于阴道内,当体位改变或增加腹压时,这些气体即从阴道里排出。医生提醒,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看妇科,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阴吹”是一种脾虚的表现,产后失调的妇女,往往伴随脾虚,虽然损伤不严重,其肌肉恢复也较慢。在上述情况下,当阴道形成负压(如仰卧、吸气等)时,空气即进入阴道最深处,当起身或增加腹压时,空气即从阴道排出,并常有响声。这时可以服用由党参、白术、当归等组成的补中益气汤。此外,有些妇女“阴吹”是由肝气郁结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
至于因阴道炎症出现“阴吹”的病人,在中医看来就是“下焦湿热”,往往伴随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舌质红、腰酸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
一、妇女阴道出气有声,状如矢气者为阴吹。
二、本病要注意与阴道直肠瘘管相鉴别,应进行直肠阴道瘘检查。
三、直肠阴道瘘要做的检查:
1、阴道指诊:有时可在阴道后壁触及瘘口,对于瘘口的位置应以探针插入瘘口探其走行,或在直肠镜下观察。必要时行瘘管造影以确定瘘口的位置。
2、探子探查:用子宫探子经阴道瘘口插入,另一手指伸入肛门时,指端可触及探子头。
3、阴道窥器检查:大瘘孔,可在阴道窥器暴露下看到,瘘孔较小,或可见到一处小的鲜红的肉芽组织。
4、钡剂灌肠造影:有直肠阴道瘘存在时,可见钡剂流入瘘管,也是直肠阴道瘘要做的检查。
5、亚甲蓝注射试验:在阴道内放置纱布,经直肠内注入亚甲蓝10ml,几分钟后取出纱布观察是否蓝染可确定有无阴道瘘。
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辩证分型
1.肠胃枯燥阴吹有声,咽干且燥,大便燥结艰行,腹部胀气。舌苔黄 腻,脉弦滑。
2.中气不足阴吹频发,面色皖白,气短 乏力 ,无力 排便,小腹下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肝气郁滞阴吹出声,心情抑郁 ,胁腹作胀,大便不通。苔薄白,脉弦细。
4.饮停中焦阴吹气出有声,心下痞满,心悸 不寐,渴不饮水。苔白腻,脉细滑。
鉴别诊断
直肠阴道瘘 临床表现为从轻度溢粪到显著溢粪不等,瘘口小或肛门狭窄或肛门闭锁 时则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在出生后数日甚至数月或2~3岁后,小儿发生排便困难,有顽固的大便秘 结有时必须灌肠或用泻剂才能排便,若瘘口很大则无梗阻症状但有排便位置异常、排便疼痛和粪便变形症状。
瘘孔较大而低位,可见大便从阴道排出和不能控制的排气。瘘孔小,当粪便干燥时,不能见到经阴道排便,但仍有不能控制的排气。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发生慢性外阴炎 ,有抓痒、渗液和皮疹 等症状。
1.病史 妇婴生后患有直肠肛管先天性畸形;或女性病人曾有产伤史,或经腹或经阴道盆腔妇科手术史,或炎症性肠病史,或阴道用药或异物史,或癌肿侵蚀或放射治疗史,以及会阴部穿入或闭合性损伤史等。
2.临床症状和体征 病人有粪便从阴道排出;阴道窥器暴露下看到,或指诊触及瘘口;或子宫探子探查阴道瘘口时,指端在肛门内触及探子头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和亚甲蓝注入试验可协助诊断。
就诊科室:妇泌尿科 妇科 妇产科学 妇产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周
治愈率:95%
常用药品: 甲硝唑乳膏 妇洁舒洗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阴疮中医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首先辨别阴阳。红肿热痛,发热急骤,脓稠臭秽,或伴全身发热者,为湿热证属阳;肿块坚硬,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或溃后脓稀淋漓,形体虚羸者,为寒湿属阴。其次要辨善恶。溃疡症轻,毒浅,体健者,多属善候;疮疡溃腐,久不收敛,脓水淋漓,恶臭难闻者,多属热毒蕴瘀而气血衰败之恶候。治疗原则,应按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化之、坚者削之、虚者补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则处理,常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
一、湿热型
主要证候: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粘稠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下焦湿热,气血凝滞,蕴结成毒,腐肉成脓,故阴部生疮,红肿热痛,溃腐流脓,粘稠臭秽;湿热熏蒸,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热毒内蕴,则心烦身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邪毒之征。
治疗法则:泻肝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蒲公英。
若热毒壅盛者,症见发热不退,渴喜冷饮,溃脓臭秽,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方用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甘草节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芷、防风散风祛湿;赤芍、归尾、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软坚散结;陈皮、贝母理气化痰;天花粉养阴清热;甘草解毒和中。若疮久不愈,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者,宜扶正托毒,方用补中益气汤。
著日久伤阴者,治宜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方:百合、生地黄)。
二、寒湿型
主要证候: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寒湿凝滞,痰瘀交阻,肌肤失养,故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寒湿凝滞,脾阳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化湿,活血散结。
方药举例: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苍术、茯苓、莪术、皂角刺。
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黄、甘草、白芥子。
方中熟地、鹿角胶补精血而助阳;姜炭、肉桂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消疮;莪术、皂角刺行气活血散结;苍术、茯苓燥湿利水以化浊;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
若正虚邪盛者,症见疮久不敛,心悸气短,治宜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女科正宗》),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当归、白芍、川芎、银花、白芷、皂角刺、桔梗 方中参、术、芪、草补气助阳;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银花、白芷、皂角刺解毒消肿以排脓;黄芪、桔梗外提托毒。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阴吹食疗:(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熟炒东山鸡条
制作材料:主料:公鸡1500克,辅料:芹菜150克,调料:姜15克,大葱15克,盐10克,酱油25克,料酒15克,味精10克,醋15克,植物油150克,淀粉(豌豆)20克。
东山鸡条的特色:鸡肉鲜嫩,芹菜清香,佐酒,助饭均宜。
东山鸡条的做法:
1.公鸡经宰杀煺毛洗净,去内脏、脚爪,放入汤锅煮至刚熟捞起,晾凉,斩成长4厘米、宽2.5厘米的条块。芹菜去叶洗净,切成段,葱切段,姜切成末。
2.锅置火上,下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姜末炒香,再下鸡条同炒后,加盐、酱油、料酒、鲜汤烧至入味;加芹菜、葱段,炒熟,用湿淀粉40克(淀粉20克加水)勾薄芡至收汁,加味精、醋推匀起锅即成。
3.白花蛇舌草、银花、石韦、蒲公英各30g,水煎代茶饮。
4.鲜车前草50-100g,水煎服。患者在家休养时,要保持天天有软大便,如有便秘应服缓泻药物;多饮水,勤解小便。
鹿肉
鸭蛋
鸡蛋
鸡肉
杏仁
腐竹
沙丁鱼
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