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疔是疔疮疾患之一。是生在手指上的疔疮的总称。以其部位不同,名称亦异。 均由破伤感染或肺腑火毒郁发所致。各种指疔,一般疼痛较剧,肿势每可延及手背,若不及时处理,会损及指掌筋肤,或并发 「疔疮走黄」等症。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3%-0.009%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脓性指头炎
就诊科室:普外科 外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年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盐酸仑氨西林片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800元)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
指疔均由外伤感染或脏腑火毒郁结所发。证见往往因为十指连心,使患指?肿,疼痛难忍,指节功能障碍。若易溃脓者为顺;如肿势不消,且蔓延上下,涉及整个手指和肌腱,或延及手掌,或并发疔毒走黄者为逆。
早期宜用雄黄外敷;或用雄黄2克、白芷1克共研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或取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或用白萝卜一 段,挖孔入雄黄1克,蒸半熟套患指,或取乌梅丸、嚼烂涂指敷之。若脓已成则应及时切开引流排脓。相当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肌腱炎等。
若脓已成则应及时切开引流排脓。相当于脓性指头炎 、化脓性肌腱炎等。
按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和患指形态的差异,病情轻重之不同,历代医家命名繁多,且很混杂,如蛇头疔、蛇眼疔、天蛇毒、天蛇头、水蛇头、水蛇头疔、蛇节疔、钉节天蛇、病蛇节、蛇腹疔、蛇背疔、蛀节疔、手指节发、病茧、螺疔、寸疔、泥鳅疽、泥鳅痈、泥鳅疔、鱼肚疽、鱼肚毒、鱼肚疔、中节疔、断指、断指疔、调疽、调痈、调豆、沿爪疔、鳅肚疔等。
证见往往因为十指连心,使患指焮肿,疼痛难忍,指节功能障碍。若易溃脓者为顺;如肿势不消,且蔓延上下,涉及整个手指和肌腱,或延及手掌,或并发疔毒走黄者为逆。治疗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内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外治:早期宜用雄黄外敷;或用雄黄2克、白芷1克共研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或取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或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克,蒸半熟套患指,或取乌梅丸、嚼烂涂指敷之。若脓已成则应及时切开引流排脓。相当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肌腱炎等。
证多发于肌肤之表,形如粟米,根盘坚硬,深如钉状。如为颜面疔疮,见于面部,初起或痒或麻,渐现红肿热痛,甚者畏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欲饮,脉数,苔黄腻;如为沿爪疔,初起多限于指甲一侧边缘近端,轻微红肿热痛,既而酿脓,蔓延对侧,甲背可呈黄或灰白色积脓之象,脉数或平,苔黄;如为疔疮走黄,则疮顶黑陷无脓,周围肤色暗红,高热头痛,烦躁神昏,皮肤瘀斑,脉洪数,苔黄糙。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如生在手指头的叫「蛇头疔」;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的,叫「蛇眼疔 」;长在指甲根后面的,叫「蛇背疔」;长在手指中节的,叫「蛀节疔」 ;生而指中节掌面,肿胀 如鱼腹,色赤疼痛的,称「蛇腹疔」或称「鱼肚疔」;指全肿,色紫,形如泥鳅,?热疼痛连及掌背及肘臂,伴有恶寒发 热的称「泥鳅疔」。
就诊科室:普外科 外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年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盐酸仑氨西林片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800元)
治疗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内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外治:早期宜用雄黄外敷;或用雄黄2克、白芷1克共研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或取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或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克,蒸半熟套患指,或取乌梅丸、嚼烂涂指敷之。
指疔为发生在手指部的化脓性感染。前胡可用于治疗指疔,其方法是:将适量前胡捣烂,浸泡于75%酒精中,夏天密封3天,冬天密封5天,外敷患处,厚约半厘米,外以塑料薄膜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脓多者,可每日换药2次。
适宜饮食
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藕、苹果、香蕉、葡萄、甘蔗、百合等。
2、宜吃清热类食品,如丝瓜、薏米仁、绿豆等。
3、宜吃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饮食禁忌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温热、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疔疮食疗方
1.组成:葱白、生蜜各适量。用法:上药共捣如泥,敷于患处,药于则换新药。
2.组成:葱白、猪胆(风干)合适量。用法:共捣烂如膏状,敷于患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3.组成:荔枝干果5~7 枚,海带15 克、黄酒适量。用法:加水适量煎服。
4.组成:南瓜蒂适量、黄酒适量。用法:南瓜蒂焙焦存性,研末,每次2.5 克以黄酒冲服,每日2 次,另加醋调外敷。
5.组成:槐花(微炒)、核桃仁各60 克,酒100 克。用法:加水适量煎服,每日2 次。主治:疔疮肿毒,及一切痈疽发背。
6.组成:苦瓜叶、黄酒各适量。用法:前一味晒干研末,黄酒送服10 克。
7.组成:白芷3 克、生姜30 克。用法:水酒煎,去渣顿服。
8.组成:生葱、生蜜。用法:刺破疗疮挤去败血,葱、蜜共捣贴2 小时,用醋汤微温洗去。主治:疔疮恶肿。说明:颜面部禁用。
9.组成:三七、米醋适量。用法:三七磨米醋贴于患处。已破溃者可用三六研末于涂。
10.组成:生姜1 块。用法:生姜切片,中心挖一圆孔,敷于肿处,以石雄末和艾绒捻成艾炷,置姜孔面灸49 壮,再取枣肉敷之。主治:疔疮初起。说明:若已成脓,用剪刀剪脓尖,再用此方。颜面部勿用。
11.组成:小朵菊花(又名冬菊,叶、根亦可)、白酒适量。用法:浓煮酒饮至尽醉,渣敷患处。主治:一切恶疔初起。
12.黄豆适量,放水中浸软,加白矾少许共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杏仁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