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风是因风热湿邪外侵,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口唇所致。以口唇红肿、痛痒,日久破裂流水,或脱屑皮,或有嘴唇不时瞤动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西医慢性唇炎、继发感染性唇炎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0.008%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剥脱性唇炎
就诊科室:口腔粘膜科 口腔科 口腔科学 口腔特诊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8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四维他胶囊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不要偏食或过食辛香厚辣食品。
一、多因辛辣厚味太过,脾胃湿热内生,复受风邪侵袭,引动湿热之邪循经熏蒸唇口;或脾气虚弱,外感燥热,致脾经血燥,熏灼唇口所发。
二、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足阳明胃经环口唇。素嗜辛辣厚味,脾胃湿热内生,复感风邪,引动湿热上蒸,搏结唇部而成。《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说:“此症多生于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初时发痒,色红作肿,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无皮,故风盛则唇不时瞤动。”
三、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脾主口,其华在唇。脾气虚弱,外感燥热之邪,或温热病后,伤阴化燥,燥热循经上熏肌膜。《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唇风,多在下唇……此脾经血燥也。”
预防唇风要合理饮食,睡眠充足,并注意保护唇部。不要偏食或过食辛香厚辣食品,注意适量饮水和进食蔬菜水果,户外活动时可涂唇膏或香油保护口唇,以免干裂。
慢性唇炎,剥脱性唇炎 ,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等疾病。
1、好发于20岁~35岁之间女性。
2、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长期应用含氟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氟化牙膏有关。
3、侵犯部位主要是“口罩区”,即口周、颏部及鼻侧。
4、为对称分布于口周的丘疹 、丘疱疹 、脓疱 、红斑及鳞屑 。
5、口唇周围有一狭窄皮肤带不受侵犯,上下唇从不累及具有特征性。
6、局部可有轻度瘙痒 及烧灼感。
7、病程呈周期性发作,日光、饮酒、进热食、寒冷刺激后皮损及症状加重。
局部检查
唇红部肿胀、糜烂、渗液、结痂;或呈肥厚,扪之唇部可有结节感如豆大,质软不硬;或唇部表面干燥、脱屑,色暗红,或有纵形裂沟,结痂,揭去痂皮易出血。
诊断要点
病史
多有唇部灼热痒痛反复发作病史。
临床表现
唇部发痒,灼热疼痛,嘴唇不时瞤动;或自觉唇部干燥,作痒不适,患者常自咬嘴唇以掀去未脱落的鳞屑、痂皮,引起疼痛。
局部检查
唇红部肿胀、糜烂、渗液、结痂;或呈肥厚,扪之唇部可有结节感如豆大,质软不硬;或唇部表面干燥、脱屑,色暗红,或有纵形裂沟,结痂,揭去痂皮易出血。
就诊科室:口腔粘膜科 口腔科 口腔科学 口腔特诊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8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四维他胶囊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唇风之辨分虚实。实为风火湿热,唇红肿痒溃痛且剧;虚为阴虚血燥,唇红燥裂溢水结痂。内治为主,辅以外治。
内治法
1.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临床表现:唇红部肿痒,破裂流水,灼热疼痛,嘴唇不时瞤动。口渴饮冷,口臭,大便干。舌质偏红,脉滑数。
证候分析:风热湿邪循经上蒸,故见唇红部红肿痛痒;湿热久蒸则破裂流水,灼热疼痛;风性主动,风邪偏胜则嘴唇不时瞤动;全身及舌脉所见为湿热之征。
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利湿。
方药:双解通圣散。方中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散风邪;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清热;白术、滑石利湿;川芎、当归、白芍、甘草活血养血散瘀肿以止痛,桔梗载药上行。
若局部肿胀甚者,加黄连、白鲜皮、银花清热解毒;破裂糜烂流水者,加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嘴唇?动,红肿,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乃风盛脾虚之症,治宜健脾益气祛风,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防风治之。
2.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临床表现:唇肿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犹如无皮之状,结痂。鼻息焮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少律,脉细数。。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燥邪为患,唇口失养,故见唇肿燥裂、流水流血或结痂,疼如火燎。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脾经血燥之征。
治法:凉血祛风,养阴润燥。
方药:四物消风饮。方中荆芥、薄荷疏风清热;柴胡、黄芩、甘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凉血润燥。酌加牡丹皮、玄参、麦冬、石斛以增强滋明清热,凉血润燥之功。
外治法
外搽法 宜清热解毒,凉血润燥。用黄连膏、紫归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处,每日3~4次。或用马齿苋、芙蓉叶鲜品捣烂外敷,每日2次。
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等,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1、注意纠正吸吮嘴唇或者咬嘴唇的不好习惯,避免漂唇。
2、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特别是发病期。平时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酒、海鲜等,多吃新鲜蔬菜或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啤酒
白酒
杏仁
腐竹
赤小豆粥
香菇薏米饭
山药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