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
科室分类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通常由栓塞、血管收缩、血管痉挛、动脉瘤引起。 动脉栓塞是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子,随着血流停顿在口径相似较小的周围动脉或内脏动脉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肿瘤、空气、脂肪等异物也可能成为栓子。以血栓最为常见。血栓的90%来源于心脏,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和心肌梗塞等。 血栓所造成的栓塞,常发生在心血管病人。栓塞的来源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 心源性许多报道说明周围动脉栓塞最常病因是心源性。栓塞来自心脏病者占94%,其中77%伴有心房颤动。动脉硬化性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包括心肌梗塞、房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壁动脉瘤约占60%,风湿性心脏病占20%。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二者都有左心内的血栓形成。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时,心房内血流滞缓加上内膜的风温病变,血液中纤维易附着心房壁形成血栓。冠状动脉心脏病,特别当心肌梗塞,左心室扩大,收缩乏力,血液不能排空时,更易发生血栓形成。 二 、血管源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动脉硬化粥样物质形成的栓塞,近来报道有所增加。大的栓塞可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胆因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胆因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 三、医源性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心脏人工瓣膜转换和人造血管移植,安置心脏起搏器、动脉造影、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瘘、动脉内留置导管,大动脉反搏气囊导管应用,都可能引起动脉栓塞。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16%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鼻窦炎  急性中耳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外科 血管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65%

常用药品: 华法林钠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90000元)

温馨提示

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病因

病因

1、西医认为

(1)吸烟,烟碱引起血管收缩。

(2)寒冷刺激,造成血管痉挛。

(3)激素水平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

(4)霉菌感染,另外经多年观察,许多病人发病前患足曾有外伤史,有些曾伤于数年前,甚至10余年前。故认为外伤引起血管内瘀血及慢性迁延性感染也是其病因之一。以上诸因素造成中小动静脉痉挛,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甚则闭塞血流,肢端血液供应障碍。

2、中医认为

(1)寒湿侵袭,凝滞脉络。

(2)外伤血瘀,阻滞脉络。

(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以上诸因素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①内膜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生长因子释放,导致内膜增厚及细胞外基质和脂质积聚。

②动脉壁脂代谢紊乱,脂质浸润并在动脉壁积聚:

③血流冲击在动脉分叉部位造成的剪切力,或某些特殊的解剖部位(如股动脉的内收肌管裂口处),造成的慢性机械性损伤。主要病理表现为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膜变性或钙化,腔内有继发血桂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闭塞病变大致可分为:主-髂型、股-腘型、以及累及主-髂动脉及其远侧动脉的多节段型。患肢发生缺血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肢端坏死。

预防

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易患因素,亦是预防的重点。

并发症
鼻窦炎 急性中耳炎

 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全身感染。

症状
男子性功能障碍 骨质疏松 低位腰痛 皮肤变薄、发亮 毛发脱落 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症状的轻重与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有密切关系。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病变位于腹主-髂动脉者。疼痛可发生于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病变在股—腘动脉者。

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肢体慢性缺血时,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检查

鉴于本症为全身性疾病,所有病人均需作详细检查:

①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

②无创伤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电阻抗容积描记或光电容积描记等,了解患肢的血流状况。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可以显示血管腔形态及血流状况。

③X线摄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

④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诊断鉴别

通过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相似,需作鉴别诊断;此外,还应与大动脉炎、动脉栓塞等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外科 血管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65%

常用药品: 华法林钠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90000元)

对本症的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和血压,解除血液高凝状态,促使侧支循环形成。处理方法有:肥胖者减轻体重,严格禁烟和适当活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烟酸肌醇酯、前列腺素和妥拉苏林等。

2.手术治疗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单个或多处短段狭窄者,可经皮穿刺插入带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段,然后用适当压力使球囊膨胀,扩大病变管腔,恢复血流。如能结合血管内支架的应用,可以提高远期通畅率。

(2)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的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者。剥除病变段动脉增厚的内膜、粥样斑块及继发血栓,不需要植入人工血管且无感染危险。

(3)旁路转流术: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于闭塞段近、远端之间作搭桥转流。腹主-髂动脉闭塞,可采用腹主-髂或股动脉旁路术。对全身情况不良者,则可采用较为安全的解剖外旁路术,如腋-股动脉旁路术。如果患侧髂动脉闭塞,对侧髂动脉通畅时,可作双侧股动脉旁路术。股—腘动脉闭塞者,可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作股-腘(胫)动脉旁路术,远端吻合口可以作在膝上腘动脉、膝下腘动脉或胫动脉.或在踝部胫后动脉,应根据动脉造影提供的依据作出选择。施行旁路转流术时,应具备通畅的动脉流人 道和流出道,吻合口应有适当口径,尽可能远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

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饮食保健

动脉栓塞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膳食总热量不要过高,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度。

2、超重者,应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

3、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高,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椰子油、可可油和奶油及其制品等;避免多吃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脑、肝、肾、肺等内脏,牡蛎、鱿鱼、墨鱼、鱼子、虾子、蟹黄及蛋黄等。若血脂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禽类、瘦肉、鱼肉、蛋白及豆制品等。

4、已确诊患动脉硬化闭塞症者,严禁暴饮暴食,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和含钠食物。

5、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及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1.宜吃含有水丰富的食物; 2.宜吃酸性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C寒凉丰富的食物。

咸鸭蛋

鸡肝

松子(炒)

南瓜子仁

1.忌吃含盐分比较高的食物; 2.忌吃含有胆固醇高的食物。

啤酒

白酒

绿豆

豆腐

1.宜吃含有水丰富的食物; 2.宜吃酸性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C寒凉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