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口炎(radiate stomatitis)又称放射性黏膜炎(radiate mucositis),是因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本病临床上主要见于头颈部恶性肿瘤使用放射线治疗的患者,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亦有杀伤作用,导致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放射线破坏涎腺,可导致口干。口腔局部抵抗力下降,菌群失调,易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根据病情和病程不同,分为急性损害和慢性损害。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口炎
就诊科室:口腔科学 口腔科
治疗方式: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8%
常用药品: 丁硼乳膏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病因明确,与放射线电离辐射有关。此外有关的因素有:
感染因素:口腔黏膜损伤后,细菌等微生物可加重损伤。
宿主因素:患者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个体基因遗传等决定了不同个体的易感性。
1.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防护规定,缩短辐射时间,增加工作间距,合理使用屏蔽衣等防护用品。放射场所应严格按照防护标准进行装修。
2..透视下整复骨折、取异物、示教等其他可能超时间接受放射线辐射的特殊场合应尽可能缩短时间。
3.儿童、孕妇应尽量避免透视和摄片。
一般无特殊的并发症。
分为急性放射性口炎和慢性放射性口炎。
一、急性放射性口炎
1.放射线照射后短时间内出现。
2.黏膜损害程度较轻时出现口腔黏膜发红、水肿;糜烂、溃疡,覆盖白色假膜,易出血,触痛明显,口干,口臭等,可以合并进食困难等功能障碍和头昏、失眠、厌食、脱发等全身症状。
3.一般放疗结束后2-4周或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后1-2周逐渐愈合。
二、慢性放射性口炎
1.放射线照射2年后出现,特征主要是因唾液腺广泛萎缩引起的继发性损害。
2.局部症状包括口腔干燥、味觉异常。
3. 主要体征是口腔黏膜广泛萎缩、变薄、充血,舌体出现萎缩性舌炎,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同时可见猛性龋、牙龈出血、张口受限等其他口腔并发症。
4.全身症状包括厌食、疲倦、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黏膜损害程度较重时口腔黏膜出现深大溃疡,假膜覆盖,可以伴发出血、继发感染等全身损害。
疾病诊断
有放射线暴露史,出现上述急慢性口腔损害的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鉴别依据是放射线暴露史。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有复发史,无放射线暴露史。
干燥综合征:无放射线暴露史,病理可以确诊。
就诊科室:口腔科学 口腔科
治疗方式: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8%
常用药品: 丁硼乳膏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以对症治疗为主。黏膜充血糜烂可用生理盐水加肾上腺素含漱。剂量为每100ml生理盐水加入0.1%的肾上腺素液1~2ml,有减轻充血的作用。溃疡可用复方皮质散、珠黄散等局部涂敷,也可用地塞米松敷贴片贴敷,2~3次/d,每次1片。复方硼砂液(多贝尔液)等漱口液有助于消炎。疼痛剧烈可用0.5%普鲁卡因液含漱。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酮康唑片,1片/d,晚间睡前含服,连续7天。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应注意检查肝功能和血象。口干症状明显可用人工唾液 (0.2%毛果芸香碱12ml加蒸馏水至200ml),每次10ml,5~6次/d,含服。有全身症状和体质下降者,可用维生素、高蛋白食物等支持疗法。
对口腔肿瘤必须放疗的患者应严格掌握辐射剂量。在放疗期间要密切注意口腔黏膜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对症措施。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鸭蛋
咸鸭蛋
鸡肝
腰果
赤小豆
白扁豆
田螺
海螺
肉片粥
杂粮粥
蔬菜杂烩粥
荞麦粥
花生杏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