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 夜惊又称睡惊。患者睡眠中突然坐起,一声尖叫,伴有植物神经征象,如心跳、呼吸加快、大汗淋漓。有强烈的恐惧、焦虑感和窒息感,偶然有幻觉,如见鬼一般。每次发作约1-2分钟,早上醒后一般无所记忆。这一点和梦魇不同,儿童多见。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儿童发病率约为0.3%--0.4%,多有饮食不当造成缺钙
易感人群: 儿童多见。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失眠抑郁
就诊科室:精神科 心理咨询科 精神心理科
治疗方式: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解郁安神颗粒 盐酸氯丙嗪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
儿童时期的神经、大脑发育尚未健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孩子的睡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孩子正常生理发育的自然现象。如果孩子发作夜惊的情形不很明显或偶一为之,父母们则不必过分在意。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体各部分发育的逐渐成熟,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了,这种状况属于是一过性的。
心理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有些情绪刺激是暂时或临时的,孩子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随着成长都有了大幅提高,想象力也变得丰富,因此这些刺激会使他们做各种各样的梦,也就可能导致孩子当晚或这几天夜里出现夜惊;还有一些情感上的刺激,比如单亲家庭,这些心理情感上的刺激,往往会比较微妙和深入,给孩子精神上的压力和紧张感也会更大,再有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苛或者态度激烈,也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从而夜晚睡觉出现惊厥。
持续的夜惊则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有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不好,内分泌等原因造成的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都使可能导致夜惊发作的病理性原因。这就需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了。
约见于3%的儿童中,男略多于女,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青春期以后少见。
1、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2、 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长期缺睡可以引致许多神经、精神及亚健康症状。如烦躁、抑郁、警觉和活动能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障碍等;甚至会降低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使生活质量 下降。
儿童在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两眼直视,手足乱动,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约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当时意识呈朦胧状态。醒后有意识和定向障碍,不能说出梦境内容,对发作不能回忆。
本疾病常常发生在儿童时期,经常由于环境因素引起,少部分是病理性原因,一旦由于病理性原因引起夜惊,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
1.CT及MRI等检查。
2.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
3.心电图、腹部B超、胸透。
病人反复发作地惊叫一声从睡眠中醒来,伴有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及出汗等)。对别人试图平息夜惊发作的活动缺乏反应,其后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事后遗忘,即使能回忆,也极有限。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脑瘤、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夜惊发作,也需排除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
就诊科室:精神科 心理咨询科 精神心理科
治疗方式: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解郁安神颗粒 盐酸氯丙嗪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安排儿童的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白天过度劳累、过于兴奋。睡前不讲紧张兴奋的故事、不看惊险恐怖的影片,不用威胁的方式哄儿童入睡。睡前让儿童充分放松,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安然入睡。必要时也可少用些苯二氮卓类药物。
1、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
2、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提高睡眠质量。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薇菜
鹅肉
芝麻
白果(鲜)
干腌菜
鸭蛋
鸭血(白鸭)
鸭肉
冬菇椰菜豆腐粉丝汤
菠菜豆腐汤
雪菜肉末粥
猪肉青菜粥
酥黄菜
紫菜色拉卷
牛奶菠菜粥
香菇油菜面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