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咽结合膜热的病原是42型腺病毒中的两种类型———3型和7型,病毒是从口进入小儿胃肠道的,游泳池水污染有此型腺病毒时也可能导致咽结合膜热。咽结合膜热可在集体儿童中小流行。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25%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接触传染
并发症:咽炎 咽旁脓肿
就诊科室:小儿感染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3000元)
注意让孩子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有助疾病恢复。
42型腺病毒中的两种类型———3型和7型,病毒进入小儿胃肠道的后引发。
咽结合膜热的自然病程约一周左右,一般无后遗症。认识到这一点,家长们就可以避免盲目担心,更不必每天给孩子静脉输许多抗生素了,因为抗生素不会缩短疾病的病程,而合理治疗和护理才可以加快身体康复。注意让孩子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有助疾病恢复。
可并发咽炎、咽旁脓肿等。
(1)急性起病,高热、咽部充血,疼痛明显、眼睛发红显著(医学上称睑结膜滤泡增生、充血、水肿)。
(2)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高热时间比普通的感冒要长,常可持续3~5天。
(3)咽结合膜热的眼睛发红多数仅限于一侧眼睛,并且眼分泌物少,这是区别其他疾病的眼睛发红的关键。也可以两侧眼睛发红,但发红的程度是不同的。
(4)病儿的颈部、耳后及颌下的淋巴结常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B型超声检查和血常规检查。
通常讲的“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表现为两只眼睛均充血发红,尤其是有较多分泌物,会封住眼睛使其睁不开,清晨醒来时更为明显。另外,“红眼病”很少发高热。咽结合膜热与“红眼睛”的主要区别是有高热、单侧眼睛充血和无明显眼分泌物。
就诊科室:小儿感染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8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3000元)
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以静脉点滴或口服抗病毒的药物如新博林、利巴韦林、病毒唑等。若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也可以同时服用抗菌素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还应该对症处理,除用退热降温药外并应用一些能抗炎的眼药如:用利福平眼药水点眼或红霉素眼药涂眼每日二次。
避免带儿童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要加强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居室每天通风半小时以上,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注意让孩子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有助疾病恢复。
薇菜
鸡心
鹅肉
腰果
鸭蛋
鸭肉
杏仁
松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