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异位心动过速的一种,按其发源部位分室上性和室性两种,绝大多数病例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区别,后者是一种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其心室率与窦性心律接近或略快于窦性心律,多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患儿常无症状,PVT与PS-VT伴宽QRS波的鉴别见前已述及的PSVT节内。 小儿常突然烦躁不安,面色青灰或灰白,皮肤湿冷,呼吸增快,脉搏细弱,常伴有干咳,有时呕吐,年长儿还可自诉心悸、心前区、头晕等。发作时心率突然增快,为160~300次/分,多数>200次/分,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日。发作停止时心率突然减慢。此外,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完全一致,发作时心率较固定而规则等均为本病的特征。发作持续超过24者,发生心力衰竭。若同时有感染存在,则可有发热、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等表现。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好发于小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绞痛
就诊科室:小儿心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盐酸普罗帕酮片 地高辛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可发生于先天性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疾病基础上,但多数患儿无器质性疾病。
感染为常见诱因,但有可因、精神、过度换气、时后,心导管等诱发。
积极预防先心病;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各种胃肠疾患、尿毒症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神经系统因素、低温、麻醉与药物中毒等等引起的心律失常。
本病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在这些患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可并发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严甚的情况下可发生猝死。
小儿常突然烦躁不安,面色青灰或灰白,皮肤湿冷,呼吸增快,脉搏细弱,常伴有干咳,有时呕吐,年长儿还可自诉心悸、心前区、头晕等。发作时心率突然增快,为160~300次/分,多数>200次/分,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日。发作停止时心率突然减慢。此外,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完全一致,发作时心率较固定而规则等均为本病的特征。发作持续超过24者,发生心力衰竭。若同时有感染存在,则可有发热、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等表现。
1.X线 取决于有无器质性病变和心力衰竭。透视下见搏动减弱。
2.心电图 P波病态异常,往往较时小,常与前一心动的T波重叠,以致无法辨认,QRS波形态同窦性,发作持续较久者,可有性ST段及T波改变。部分患儿在发作间歇期可有预激综合征表现。有时需与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点,最终依赖心电图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区别,后者是一种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其心室率与窦性心律接近或略快于窦性心律,多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患儿常无症状,PVT与PS-VT伴宽QRS波的鉴别见前已述及的PSVT节内。
就诊科室:小儿心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盐酸普罗帕酮片 地高辛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可先采用物理方法以提高迷走神经张力,如无效或当时有效但很快时,需用。
(一)物理方法
1、压迫眼球法:令患儿闭眼,用双手固定头部,两拇指重叠,按放于一侧眼球上部,施以适当压力,使患儿有轻度疼痛为度,按压约10秒,心律转复后即停止,需注意勿损伤角膜;
2、压迫颈动脉窦法:在甲状软骨扪得右侧颈动脉搏动后,用大拇指向颈椎方向压迫,以按摩为主,不超过5~10秒,一旦转律,便停止压迫,如无效,可用同法再试压左侧,但禁忌两侧同时压迫;
3、以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儿咽部使之产生恶心、呕吐。
(二)1、洋地黄类对较重,发作持续24以上,有心衰表现者,宜首选洋地黄类。此药能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交界处传导,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禁用此药。低钾、心肌炎、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常用制剂有地高辛、静注或毛花甙丙静注。采用快速饱和法。
2、β受体阻滞剂可试用普萘洛尔,小儿静注剂量为005~015mg/kg,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推注,不少于5~10,必要时每6~8重复1次。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哮喘症及心力衰竭者禁用。
3、维拉帕米(异搏定)即戊脉安(verapamil)。此药为性钙离子拮抗剂,抑制Ca2+进入细胞内,。为血压下降,并能房室传导阻滞。剂量:01mg/kg,静滴或缓注,每不超过1mg。
4、升压通过升高血压,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有低血压者更适宜。常用制剂有甲氧明(美速克新命)、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等。甲氧明的剂量为10~20mg,加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缓推;同时密切观察血压,以收缩压不超过213kPa(160mmHg)为宜,一旦转律,立即停注。去氧肾上腺素的剂量为01~025mg/kg肌注。有器质性病及高血压者不宜应用升压药物。
5、奎尼丁或普鲁卡因胺此两药能延长心房肌的不应期以及降低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窦性节律。奎尼丁剂量为每日30mg/kg,分4~5次,每2~31次,转律后改用维持量。普鲁卡因胺剂量为每日50mg/kg,分4~6次服;肌注用量为6mg/kg,每61次,至心动过速停止或出现中毒反应为止。
(三)对个别不佳者可用直流电同步电击转律,或经静脉插入起搏导管至右心房行超速抑制。近年来对发作频繁、难以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采用射频消蚀取得。
1、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肌肉、蛋黄、螃蟹、鱼子等。
2、专家提醒,心律失常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3、限制蛋白质供给,一般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供给,出现心衰及血压高时,蛋白质应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以内。
4、限制盐及水的摄入。尤其对有水肿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有水肿和心力衰竭者,饮食中不得加盐和酱油。
5、限制热量供给是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要点之一。专家表示,患者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25~35卡,身体肥胖者可按下限供给。
6、应供给富含VitB、VitC及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
鸡心
鹅肉
腰果
南瓜子仁
干腌菜
鸭蛋
鸭肉
松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