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 >>
科室分类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面颈部淋巴循环丰富,有环形链和垂直链两组淋巴结及多数网状淋巴管组成。淋巴结是面颈部的重要防御系统。当细菌毒力大,机体抵抗力低时,则可引起淋巴结炎。婴幼儿的淋巴结发育尚不完善,淋巴滤泡未完全形成,结缔组织少,淋巴结被膜薄,其防御功能较成人差。当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极易穿破被膜而发展为蜂窝组织炎,感染还可进入血循环,而发生毒血症或败血症。 患儿发病较急,早期淋巴结充血、水肿、变硬,可扪及活动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此时全身反应较轻,易被忽略。感染由浆液期进入化脓期,可穿破淋巴结被膜,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范围扩大,压痛明显,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因而不能扪清其边界。脓肿表浅者,如下颌下脓肿,可扪及波动感,颈深上脓肿因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不易扪及波动感,但压痛明显,患区皮肤有炎性侵润块,压之有凹陷性水肿。此时全身症状明显,高热、寒战,甚至抽搐,白细胞总数增高。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94%

易感人群: 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脓肿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中医血液科 中医学 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血液科 内科 普外科 外科 其他科室 全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4-21天

治愈率:治愈率98%

常用药品: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分散片 西黄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因

病因:

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麻疹、猩红热、颜面皮肤疖肿、口腔黏膜损伤及乳牙病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发炎。常见为下颌下淋巴结炎,其次为颈深上淋巴结炎。

病理生理

面颈部淋巴循环丰富,由环形链和纵形链两组淋巴结及众多网状淋巴管组成。淋巴结是面颈部的重要防御系统,可过滤和吞噬进入淋巴液中的细菌和异物,阻止感染扩散。若细菌毒力大,机体抵抗力低时,则可引起淋巴结炎。婴幼儿的淋巴结发育尚不完善,淋巴滤泡不成熟,结缔组织少,淋巴结被膜薄,其防御功能较成人差。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极易穿破被膜而发展为蜂窝织炎,感染还可进入血循环,而发生毒血症或败血症。

预防

患者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若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疖痈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做适宜的治疗以控制感染。平日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营养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并发症
脓肿

如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就可引起急性淋巴结炎。如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部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可以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结炎;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感染,引起颌下及颈部的淋巴结炎。

症状
发烧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疼痛 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淋巴结充血

患儿发病较急,早期淋巴结充血、水肿、变硬,可扪及活动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此时全身反应较轻,易被忽略。感染由浆液期进入化脓期,可穿破淋巴结被膜,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范围扩大,压痛明显,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因而不能扪清其边界。脓肿表浅者,如下颌下脓肿,可扪及波动感,颈深上脓肿因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不易扪及波动感,但压痛明显,患区皮肤有炎性侵润块,压之有凹陷性水肿。此时全身症状明显,高热、寒战,甚至抽搐,白细胞总数增高。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但有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亦可不高,但中性粒细胞常增多,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者常考虑病毒感染,但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第二周时白细胞常有升高,且在三周内常可发现异常淋巴细胞(1O%-20%或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淋巴结肿大伴有外周血幼稚细胞者多为白血病或癌肿,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时,除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检查: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胞有决定性意义。

3、血清学检查: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试验,效价在1:80以上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疑有钩端螺旋体病者可做凝集溶解试验,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对疑有性传播疾病者可做Hl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对疑有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反应性淋巴结肿大时,应做相应血清学检查。

4、淋巴结穿刺针吸涂片检查: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位置表浅者可用较粗注射针头进行淋巴结穿刺,用较大负压抽吸少量内容物涂片检查,此法简便易行。

5、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病因不明者,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印片,对其病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片所见更清晰。

影像检查

1、淋巴管造影:深部淋巴结如盆腔、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易触及,淋巴管造影是了解其是否肿大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在淋巴管炎时常显示淋巴结增多,增大,边缘光滑,恶性淋巴瘤时则表现为增大的淋巴结内部结构被破坏呈泡沫状,淋巴结转移癌的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呈虫蚀状,常有内部结构充盈缺损或淋巴管阻塞。

2、放射性核素扫描:注射到皮下或组织间隙内的放射性胶体物质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进人毛细淋巴管,引流至相应淋巴结,可用Y照相机或扫描机获得淋巴结和淋巴通道的影像,如注射至足1-2趾间,一定时间后可使腹股沟,骼外,骼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显像,对于判断深部淋巴结肿大及明确肿大性质有重要价值,如一处或多处淋巴结影像明显增大,放射性增高,多为淋巴瘤瘤体,如一处或多处淋巴结影像缺失或放射性明显减低或明显延迟,常提示淋巴结内有转移瘤存在。

3、其他 X线检查、CT检查、B型超声、纤维内镜等检查、可协助明确原发病灶的部位及性质。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局部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又名川崎病相鉴别。后者也多发生在4岁以下婴幼儿,病因不明,为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炎。患儿同时还有球结膜充血,唇鲜红、草莓舌,口咽黏膜充血,黏膜皮肤移行部可发生水疱、痂皮、疹子及膜样脱屑,指趾端出现红斑。全身方面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咳嗽、流涕、蛋白尿等,还有心律不齐,严重者有冠状动脉损害,可造成心力衰竭而猝死。

治疗

就诊科室:中医血液科 中医学 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血液科 内科 普外科 外科 其他科室 全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4-21天

治愈率:治愈率98%

常用药品: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1)分散片 西黄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急性浆液期局部可外敷中药如黄金散、六合丹或理疗,促进炎症吸收消散。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口服中药金头蜈蚣煎剂,每天2条,水煎,分3次服用。化脓期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感染,必要时静脉给药和小量输血。当脓肿形成、穿刺抽出脓液后,应及时切开引流、排除脓液,减轻中毒症状。

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 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葱、姜及烟酒,也忌食海腥、羊肉等发物。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 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葱、姜及烟酒,也忌食海腥、羊肉等发物。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氨基酸含量丰富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鸡心

鹅肉

腰果

南瓜子仁

1.忌吃米粉; 2.忌吃富含脂肪的辅食。

干腌菜

鸭蛋

鸭肉

松子仁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氨基酸含量丰富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