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 >>
科室分类
肺寒

肺寒是生活中一种病症,出自《素问·咳论》记载。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1.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恶寒发热  风寒感冒  风寒犯肺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中医泌尿、男科 中医肾病内科 中医学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桂附理中丸 双蚁祛湿通络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病因

本证多因风寒外邪,侵袭肺卫,致使肺卫失宣而成。肺司呼吸,外合皮毛,风寒外感,最易袭表犯肺,肺气被束,失于宣降而上逆,则为咳嗽、气喘;肺津不布,聚成痰饮,随肺气逆于上,故咯痰色白质稀;鼻为肺窍,肺气失宣,鼻咽不利,则鼻塞、流清涕、喉痒。风寒袭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肌表,故见微恶风寒;卫阳抗邪,阳气浮郁在表,故见发热;风寒犯表,凝滞经络,经气不利,故头身疼痛;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见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

预防

1、病室要温暖,避免吹风受寒着凉,重感风寒,加重病情。如恶寒重,要做好保暖,可加盖衣被,以暖水袋保暖。如无汗,可加盖衣被以微发其汗,助邪外泄。汗出应及时擦干,可用干毛巾揩干,更换汗湿衣服。

2、病室可以苍术、艾叶香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药物宜轻煎热服,不宜久煎。忌用物理降温,以免阻遏病邪自肌肤泄出。鼓励病人多饮姜糖水、姜苏饮等,以助辛温解表。

并发症
恶寒发热 风寒感冒 风寒犯肺

感受风寒,肺气被束不得宣发,逆而为咳;寒属阴,故痰液稀薄色白。肺气失宣,鼻窍通气不畅致鼻塞流清涕。邪客肺卫,卫气郁遏则恶寒,正气抗邪则发热,毛窍郁闭则无汗。舌苔白,脉浮紧为感受风寒之征。

症状
恶寒 鼻塞 紧脉 身痛 流清涕

咳出之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恶寒重而发热轻,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亦可见面后黧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舌淡白或紫暗,苔白滑,脉沉弦或紧。

检查

检查: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脉象浮紧而滑。

诊断鉴别

通过望闻问切总结出相关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出为肺寒。

治疗

就诊科室:中医泌尿、男科 中医肾病内科 中医学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桂附理中丸 双蚁祛湿通络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肺寒汤

药物组成

款冬花2两,紫菀(去土)2两,甘草(炙)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2两,干姜(炮)2两,五味子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炒)2两,半夏(汤煮软,焙干)2两,细辛(去苗叶)1两。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方剂主治

肺胃虚寒,咳嗽痰盛,呀呷有声,呕吐停饮,咽喉干痛,上气喘满,面目虚浮,自汗恶风,语声嘶破,背寒中冷,心下悸动,哕逆恶心,全不入食。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护理

1、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咳声大小,有无吐痰,咳嗽时呼吸状况,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

2、观察咯痰多少,咯痰最多的时间,观察痰液性状、颜色、咯出难易,有无带血等。

3、痰液检查及时留取标本送验。

4、咳嗽患者最需要洁净新鲜空气,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

5、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外邪侵袭。注意保暖,戒烟酒。

6、准备好有刻度的痰俱,及时清理痰液和消毒痰具。

7、咳痰无力咯痰困难者要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排痰。必要时吸痰。

8、痰液粘稠难咯出者,可用超声雾化稀化痰液,便于排出。

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1、宜吃辛味带有温热性的食品;2、宜少吃多餐;3、宜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杏仁

酸奶

紫苏叶

茯苓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生冷食物;3、忌油腻食物;4、忌食酸涩食物。

辣椒(红、尖、干)

韭菜

茴香

咖啡

1、宜吃辛味带有温热性的食品;2、宜少吃多餐;3、宜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