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 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5%--0.007%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营养不良
就诊科室:小儿耳鼻喉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约为3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 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
1、 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2、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小孩在2-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
少数由于慢性鼻阻,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 长时间的腺样体肥大,孩子的鼻子变的扁平,鼻翼发育不好,眼距增宽,张口呼吸,面部表情呆滞,呈现出特殊的腺样体面容,这时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局部症状: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发生耳鼻咽等症状,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 ,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因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 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 ”,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 ,常发生呛咳 ,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气管炎,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吸力减退,鼓膜内陷。
(二)全身症状: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 ,胸闷 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少数由于慢性鼻阻,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
(1)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典型的“腺样体面容” 。
(2)口咽检查见硬腭高而窄,咽后壁见粘性分泌物从鼻咽部流下,多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3)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黏膜肿胀。
(4)纤维鼻咽镜检查在鼻咽顶部和后壁可见表面有纵行裂隙的分叶状淋巴组织,象半个剥了皮的小桔子。常常堵塞后鼻孔三分之二以上。这是目前腺样体检查的最常用的方法。
(5)鼻咽侧位片测量:可测量鼻咽气道的阻塞程度。
(6)触诊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
(7)CT: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鼻咽癌 :发病年龄较大,多有涕带血丝史,CT检查 见咽后壁增厚的软组织影,左右两侧多不对称,咽隐窝不对称性消失,咽旁间隙模糊,变窄甚至闭塞,可有颅底骨质破坏,
(2)咽后壁脓肿 :多有咽部异物 刺伤史,局部增厚的软组织影较广泛,可见于鼻咽,口咽,喉咽部椎前方,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的脓腔影,脓腔内可见气影,增强检查可见脓肿壁较均匀的明显强化,
(3)咽囊囊肿:位于左右两侧头长肌间,圆形气样或液性低密度灶,边缘清楚。
就诊科室:小儿耳鼻喉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约为3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保守治疗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药物医疗
有的患儿常常伴有鼻炎,鼻窦炎,经过恰当的治疗鼻腔通气好转,临床症状可以减轻。
手术治疗
如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切除腺样体,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
1、局部止血
手术之后不要剧烈地打喷嚏或者是恪守,以免因为压力的骤然增大而出现创面的破损流血,一旦发生流血现象,可以采用冰毛巾进行局部冷敷,以缓解出血,当出血量较多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止血。
2、合理饮食
进行完手术过后,在饮食安排上,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术后的一两天内以流质或是半流质的食物为主,之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软质食物,主要以清淡类的食物为主,远离刺激性食物。
3、健康心态
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和紧张,保持放松的心情,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看书来转移注意力,从而促进疾病的更快康复。
(1)芋艿为最理想。每天约吃200克左右,调味不论淡的、甜的、咸的、干蒸、炖煮、烧汤都可。连服3-6个月。
(2)次之为慈姑,因生长时间不长,四季难以为继,而且无法调味,仅仅煮熟淡食。
(3)还有海带、海蜇等,也是本病很好的药用食物。
鹿肉
鸡蛋
鹅肉
松子仁
白砂糖
白酒
杏仁
花生仁(炸)
荸荠海蜇粥
拔丝山慈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