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变更利妥昔单抗(Rituxan)的处方信息,并增加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再激活风险的新的黑框警告信息。变更说明书中还将包含对接受药物患者的筛选、监测和管理补充建议以降低上
研究要点: 评价RTX治疗SLE患者的有效性 分析目前临床研究中对治疗应答的评估方法 明确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临床症状的错综复杂以及复发率的居高不下是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利妥昔
2012年,药品开发商已经历了“专利悬崖”的最低谷,至今仍能看到仿制药竞争而带来的深远影响,2013年制药业裁员2万余人,几乎是2012年的两倍。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预测2014年药品销售将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药品销售预期增长可
研究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患者抑郁评分分数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发抑郁症时治疗率低,应引起重视并进行积极治疗。 目前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抑
静脉用铁制剂适用于当口服途径疗效不足或耐受不良的缺铁疾病。缺铁疾病的诊断必须以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为依据。 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局 (MHRA)针对静脉用铁制剂严重超敏反应风险(包括妊娠期间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启动了
2013年11月8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建议在欧盟范围内暂停含双醋瑞因药品的上市许可证。这一建议是在一项针对含双醋瑞因药品的评估后做出的,评估结果认为,双醋瑞因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和其他退变
痛风是一种典型的代谢异常性疾病,患者表现出尿酸生成过度或排泄不良,最终导致了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了尿酸盐晶体在关节腔及软组织中的沉积,最终导致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或痛风石的产生。纵观医学史,急性痛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系统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紫癜、皮疹、乏力、 关节痛和肾小球肾炎,偶有胃肠道、心肺和神经系统等血管炎的症状。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Bazari博士等报道了一例II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
生物制剂的出现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选择,但应用生物制剂加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或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否够获得疾病低活动度的远期疗效仍不清楚。 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进
继上一篇《2014年将产生重大影响的药物》之后,这篇文章将历数一下大型制药企业及生物技术企业有哪些重点产品将在2014年发布重要临床试验数据。两个列表之间有一些重叠,如百时美施贵宝和默沙东正在开发的PD-1抑制剂毫
近日,FDA审评人员表示,2006年以来发布的数据显示,萘普生(Naproxen)不会像其它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造成相同的心血管风险。自2005年NSAID类药物被加入黑框警告之来,FDA在一项新近发布的数据分析中称,“萘普生与心血管
2月7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决辉瑞旗下普瑞巴林的一项专利有效,从而将该镇痛药物仿制药的竞争阻止到2018年10月30日。这项裁决支持之前地方法院的一项决定,法院在裁决中认定,包括阿特维斯、Lupin及梯瓦制药在内的仿
根据临床试验花费的规模,GEN网站梳理了2013年十大研发失败案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一半的研发失败都败在了抗肿瘤这个治疗领域,两个化合物跌倒在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的开发上,在心脏病、抑郁以及哮喘上各有一个产品研发
患者,女,61岁,长期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因自觉右眼有异物就诊。该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症状明显,但无滑膜炎,就诊时正接受甲氧萘丙酸治疗。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角膜穿孔,虹膜脱出并导致瞳孔不等大。 患者视力(右眼20/400,左眼 2
异位性湿疹在不同年龄节段的常见发病部位(上图为婴儿、儿童及成人的发病部位示意图) 湿疹通常也叫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异位性湿疹,主要表现为干燥瘙痒的皮疹。 异位性湿疹多见于婴儿和儿童,很多孩子
男,34岁,前额出现非脱屑性红斑性硬化斑块。病史约一年,斑块进展至头皮,造成沿Blaschko线的秃头(如图)。初始治疗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效果欠佳,并行皮肤活检。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正常,真皮粘蛋白沉积和淋巴细胞性脂膜炎(
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其治疗前景受到广泛关注。而生物制剂的应用正扩展到更多的风湿性疾病治疗当中。成人Still病(AOSD)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炎性疾病,其诊断和
2014年3月6日新英格兰杂志在线报道了一类新病种,研究者在3例不相关的儿童患者中发现了一种以间歇性发热、早发性腔隙性脑卒中和其他神经血管表现、青斑皮疹、肝脾肿大及全身血管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因该类综
2014年2月23日,类风关一线生物制剂的新选择-中外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举行。EULAR前任主席Josef Smolen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曾小
大部分医生,特别是风湿科,疼痛科及全科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患者来院就诊,通常主诉持续较长时间的全身疼痛,并且伴有其他相关症状,如睡眠质量较差,易疲劳,抑郁等。这类疾病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为纤维肌痛。这类患者对临床医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