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缺血性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生存期有可能缩短2-8年。第一项研究中,约30%缺血性心衰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发现糖尿病与缺血性心衰患者随访期间死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加。然而,这些研究常常只关注特定的人群,样本量小,未能充分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因此,糖尿病与骨折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未完全搞清。而且,糖尿病对骨折后结局的影响也不清楚。 为此
勃林格殷格翰与礼来为他们的糖尿病联盟达成新的条款,每家合作伙伴将在50多个国家独自控制其自己的候选产品。两家公司表示,这次改变将于明年1月生效,对于他们的联盟来说,这次的调整将“提高效率,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产品的市
近日,阿斯利康旗下糖尿病复方药物Xigduo赢得FDA批准,这款复方药物由其最新糖尿病药物与仿制药二甲双胍组成,这也使得阿斯利康成为开发类似复方药物制药商中第二家将其复方药物推向市场的公司。这款复方药物将以Xigduo作
诺和诺德在谈及其新一代胰岛素德谷胰岛素时显得非常谨慎,这款药物曾被FDA拒绝过。这家丹麦制药商曾暗示这款长效胰岛素会加速回到FDA,但目前该公司却表示,再次提交这款注射剂上市申请之前可能还要等待几年。去年,FDA因一
他汀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心梗和卒中风险,但是,有研究表明他汀可能改变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增加具有≥1项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个体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尽管如此,他汀是否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疾病发生尚属未知,因此,来自丹麦哥本哈
温度降低时,人体会开启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产生热量并将白色脂肪转变为棕色脂肪,这是脂肪组织“棕化”的第一步。棕色脂肪首先发现于婴幼儿和小动物体内,可以燃烧卡路里产生热量。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成人没有棕色脂肪。然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 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但遗憾的是,当前药物治疗PDPN常常仅部分有效,而且,常伴有各种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新的PDPN治疗方法。 为此,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Rache
在美国,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数量非常惊人,达到1250万,进而导致17%美国青年人易患各种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例如2型糖尿病。过去30年期间,由于各种针对儿童的食品广告广泛传播,美国青少年肥胖患病率翻了三倍。通过动机奖赏通
精神疾病共患躯体疾病患者的管理是现代医疗保健系统的一个重大挑战,并且这些患者的治疗结局通常都很差。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早产的风险增加了2-3倍,同背景人群相比,这相当于15-20年的预期平均寿命。尽管10-20%
以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是,他汀类药物是否也可逆转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尚未被证实。 为此,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Stephen J. Nicholls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名为血管内超
传统观点认为,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无额外的代谢风险,但是,关于这个人群代谢过程的证据不一,例如,不同的研究曾报道,与代谢正常型正常体重受试者相比,代谢正常型肥胖患者罹患糖尿病风险未增加、增加4倍、或增加13倍。 为此,来
一项最新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治疗基础上,与阿莫西林相比,接受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治疗老年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三分之一。而且,这种相关性与合并症、其他药物
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最常见、最危重的急性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是,关于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后死亡率影响的证据较为有限。 为此,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Tom W.C. Lung教授及其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显示,Graves病治疗药物甲巯咪唑与出生缺陷有关。日本国家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的Naoko Arata教授称,POEM研究中期分析显示,妊娠早期接受甲巯咪唑治疗的女性,其甲巯咪唑相关胚胎病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分别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对于未以二甲双胍为起始治疗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可能有更高的风险需要追加治疗。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美国布莱根妇科医院的Niteesh Choudhry教授对安泰健康保险计划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以二
英国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学院的Narendran博士和他的同事近期在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对1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文中指出,许多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免疫疗法常伴有各
是否所有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都需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治疗?还是仅仅在有临床感染症状的患者中进行?近期,美国爱荷华大学护理学院的博士和她的同事在Diabetes Care上发表的一篇研究给出了答案。该研究探讨了无临床感染症状
近期研究显示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人对糖尿病眼病的认识较低,医保中眼睛检查的花费也较低。 尽管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致盲性眼病,但是近期研究显示糖尿病高危族人对糖尿病眼病的认识较低、医保项目中预防性眼检查的花
众所周知,利钠肽(即NPs)在心血管稳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对抗血容量和压力超载的不利影响,并能激活心脏的抗心肌肥厚通路。此外,脑钠肽(BNP)也是一个良好的生物标记,可用来评估心血管的患病风险。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