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目前已知的主要的凝血因子有14种,其中有4种凝血因子(第2,7,9,10因子)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又被称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华法林是一种经典的香豆素类抗凝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第2,7,9,10因子等维生素K依赖
儿童早期首发强迫症(OCD)影响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正常运作,已经有研究证明,认知行为治疗(CBT)在治疗年长一点的孩子和青少年的时候都是有效的,但是CBT治疗年轻孩子时的疗效,人们尚未进行有效评估。 美国罗德岛州布朗大学阿伯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s, AUDs)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导致伤残以及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是AUDs,特别是严重的AUDs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自1950年以来,各国用于AUDs的门诊处方量持续上升,然而,目
根据一项最新经济学分析显示,经颅磁刺激(TMS)对于难治性重性抑郁症(MDD)患者是一种性价比高的治疗选择。 查尔斯顿那加利福尼亚医学院健康和科学研究教授Kit Simpson称,“其性价比高主要是因为其与药物相比,并不贵多少,但相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抗抑郁药的靶点几乎全部集中于5-HT、NA及DA神经递质系统。近十年来,耶鲁大学科学家们十年来一直研究氯胺酮治疗抑郁症,并在2012年中下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NEJM旗下的Journal watch在2013年评出的20
近期研究证据显示,精神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较常人升高。大型社区研究中,精神病患者的冠心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5倍,心脏死亡率为普通人群的2-3倍。一般来说,这部分患者风险的增加或许和吸烟、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Dr. Fishell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最近发现实验室里的数百只小鼠都梳着“莫西干发型”,他们感到惊奇的同时,巧妙地将这种现象和人类孤独症谱系障碍联系起来,或许能揭开儿童孤独症大脑生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氯氮平为治疗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但氯氮平的血液学特征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差异很大,同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相比,氯氮平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几率高出10-20倍。 此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
物质滥用和物质依赖是一个很严重的医学问题,也是对于社会的一种很严峻的挑战,一般滥用或依赖的物质包括生活上常见的烟酒或镇静催眠药(合法药物),还有如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非法药物),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吸烟和饮酒问题。 20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不管是抗精神病药还是抗抑郁药物,所引起的体重增加是非常常见的,不仅仅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还会增加其他糖尿病和心血管等风险,如何管理好患者的体重是当今精神科临床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很有患有精神疾
产后抑郁,又称为产褥期抑郁症(PPD),为孕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哭泣,烦躁、沮丧、罪恶感、睡眠障碍、疲乏、应对婴儿不适当为主要表现,可能是由于产褥期社会心理因素、产后激素水平显著变化等导致,一般来说,起病较为
青少年期是出现各类精神症状的高危年龄,此外,多数成年人精神障碍的首发年龄亦为青少年期。在为数众多的青少年期精神障碍中,哪一些与成年人精神障碍有关,而哪一些为青少年期所特有。 近期,墨尔本大学的Patton教授等于Lanc
Takotsubo心肌病(TTC),也称为应激性心肌病,作为一种急性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与急性心肌梗死(MI)相似,如胸痛和心电图改变,但大部分无冠状动脉的阻塞性病变。此综合征常由情绪或躯体应激等因素所诱发,出现可逆性的室壁运动异常,影
美国疾控中心孤独症与发育障碍监控网络(ADDM)于2000年启动了一项关于孤独症流行病学现状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美国境内14个州,调查对象主要为处于孤独症高发年龄段,即8周岁左右的儿童。结果显示,孤独症患病率始终呈上升趋势
据估计,大约20%的青少年在18岁之前会经历抑郁发作,而其中80%在5年内会有第二次发作。类似地,大约25%青少年报告有睡眠障碍的症状,而这在抑郁症的青少年中发生率更高,高达73%会合并睡眠障碍。 抑郁症和睡眠障碍均与严重的
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其中 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这些幻听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命令性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受到命令性的幻觉支配下,往往会做出很多威胁到自己或
根据WHO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100万人自杀死亡,这比凶杀和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的总数都多,此外,还有1000万-20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是至最具生产力年龄组(15岁-44岁)的人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自从2008年由于银行业崩溃所引
长期以来,DA系统功能亢进假说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病因学研究,且有神经药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支持,但是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症状单纯用DA亢进假说是无法解释的。 有一些证据表明,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通路的下游产物犬尿喹啉
在6月1日精神频道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在临床工作中,精神疾病的患者的肥胖问题,不仅仅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是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抑郁症和肥胖是两种流行性疾病,已经被多次证明两者存在关联,但是两者间相关联的内在
疲劳,通常与失眠相关,是多发性硬化(MS)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因此任何能够控制这种致残性症状的措施将是一个很好的缓解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帮助患者理解影响他们行为的观念和感觉的心理治疗方式,似乎是一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