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维持并缓解症状的意义重大。 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生物精神病学系,精神
一篇发表在Nature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DNA中有超过100个基因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息息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使精神障碍患者直接受益,但这项试验却为近年来已停滞的相关研究重新点燃了希望。据美国
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由于存在吸烟、肥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一般人群高,抗精神病药物作为精神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其用药也越来越多。但是,抗精神病药物与急性心梗风险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为此
研究人员发现,色情制品在性瘾者大脑中触发的脑活动与毒品在吸毒者大脑中触发的脑活动相似,但这并不意味着色情是一定会上瘾的。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专家认为每25个成年人当中就至少有1人受到强迫性行为的影响
应激以及抑郁、愤怒、敌意等负面情绪,对心血管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不利影响。由于之前研究中存在方法学限制,目前尚不能明确它们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仅限于男性或白人的研究显示,心理压力可能会增加卒中风险。另外,抑郁症状、
根据对美国医疗补助计划中949504例女性组成的队列研究显示,妊娠前3个月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不会增加先天性心脏畸形风险。既往研究发现帕罗西汀使用与右室流出道梗阻有关;舍曲林使用与室间隔缺损有关,该研究反驳了上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终身患病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包括一组以社交功能损害及局限、重复、刻板的兴趣和行为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患病率近三十年以来已经增长了近十倍。患病率为11. 3%。
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中年高血压可加速此后20年的认知减退。在这项随访为期20年的研究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Rebecca F. Gottesman及其同事发现,与基线期血压正常的人群相比,基线期有高血压、年龄在48-67岁之间
欺凌是指一个孩子欺负另一个孩子或一群孩子欺负一个孩子,这会带来身体、心理、社会或教育等各方面的危害。欺凌可以是身体攻击、口头谩骂、威胁,也可以为社会心理伤害(如排斥、散布谣言)。研究显示10%-20%孩子在上学期间
最新研究显示,借助简单的血液测试,医生可通过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识别自杀行为及自杀企图风险高的人群。来自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进行大脑尸检后发现,自杀与SKA2基因3'端非编码区rs7208505
据《赫芬顿邮报》,曾主演《死亡诗社》《勇敢者游戏》 《心灵捕手》等电影,获奥斯卡最佳男配和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的著名喜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于2014年8月11日被人发现死于加州提布隆的家中,终年64岁。著名人物自杀的消息
8月11日好莱坞影星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疑似自杀,据悉威廉姆斯本人饱受严重抑郁症的困扰,而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通过“五D征”来早期识别和判断抑郁症,即“懒、呆、变、忧、虑”五大临床表现特
近日好莱坞影星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疑似自杀,据悉威廉姆斯去世前经受抑郁症和帕金森病的严重困扰。帕金森病患者相比普通人群出现抑郁风险更高,而最新研究表明抑郁或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关注帕金森病的诊疗意
一项初步研究表明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可以抑制帕金森病(PD)患者的冲动控制障碍(ICDs)。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采用总体反应性评估量表显示该药对治疗ICD没有效果,但如果采用PD特
独生子女,小皇帝,留守儿童,繁重的学业,这就是中国儿童几个典型的特征,儿童就像那初春的花朵,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无忧无虑的成长着,很难想象会与自杀这两个沉重的字眼挂钩,就因为这样,关于儿童的自杀的现象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近期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如果母亲在妊娠期间抑郁,孩子易患自闭症。同时还发现服用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能会增加其远期风险。上述结果源于两个研究:一个前瞻性研究和一
中国首次发布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调查数据,核心信息以下:1.调查发现,70%的抑郁症患者因为抑郁症而请假中断工作,超过一半的抑郁症患者认为注意力集中困难而使工作效率低于平常水平导致休病假;2.53%的管理者呼吁政府要更好的
很多青少年的偶像柯震东、房祖名被爆出吸食毒品被抓,这是昨天娱乐圈最大的新闻。细数起来,今年北京因吸毒被抓的艺人已经不下10人。这些平时活跃在银屏上的身影一个个去演《监狱风云》了,不免令人感到可惜。虽然柯震东是
肥胖与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肥胖病人的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尚不清楚。抑郁症状与哮喘控制不佳相关,且抑郁症状会随着BMI的增加而加重。但肥胖、哮喘控制不佳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关
近年来,抑郁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两者可能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近期发表于Neurology杂志中一项神经病理学研究显示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并独立于痴呆的其他神经病理学标志物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