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迫症是造成儿童和青少年严重痛苦和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强迫症大约影响 0.5% - 2% 的儿童和青少年。目前,治疗儿童强迫症的方法主要有 2 种:基于暴露的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主要是 SSRI
当重性抑郁障碍(MDD)和双相障碍(BD)患者处于抑郁或缓解状态时,临床医师很难区分这两种疾病。虽然这两种疾病都是以情绪障碍为特征,但我们对 MDD 和 BD 情绪调节的差异却知之甚少。基于特定疾病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更好的理解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的心理压力也相应增加,心理疾病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重要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全球大约有 3.5 亿名抑郁障碍患者。抑郁障碍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和对日常生活中挑战产生的短暂情绪反应
儿童抑郁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抑郁症影响大约 3% 的儿童和 8% 的青少年。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治疗中到重度儿童抑郁症的一线药物疗法。
近期,Medscape 为了庆祝自己的 20 周年纪念日,特地邀请了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回顾总结了这 20 年来在他们自己领域的最大进展,涉及临床进展到最新的科技前沿。这里面有没有你认为的本学科领域的最大进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与老年痴呆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例如代谢综合征或锥体外系症状,但是对于未治疗或替代治疗的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却不得而知。对此,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精神医学系的 Maust 教授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治疗的药物常为中枢神经兴奋药,但对于一些非药物疗法,包括 omega-3 脂肪酸膳食补充剂,其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此情况,来自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科的
难治性强迫症定义为即使接受了足够时长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并且至少使用了 2 种足够剂量的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氯米帕明),却没能成功地减轻症状。那么哪些患者属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而且又有哪些因素可影响治
此前延安等地发生多起精神病患者暴力殴打事件,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转发省综治办等 11 部门联合制定的文件,要求各地将排查出的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以下简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造册,实时随访居家治疗严重精神病
一篇针对新型抗抑郁药的文献综述显示,平均约 63% 的患者出现至少一种不良事件。另外有研究显示,62%-67% 的患者反映不良反应是抑郁患者治疗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抗抑郁药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俨然
在今年的 APA 大会上 Phelps 教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这样一则病例,根据患者表现,你会如何诊断?5 年前,一位名为 Alex 的 25 岁白人男性在门诊上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该患者已出现多次抑郁发作,而发作间期表现基本正常。该患
当您的抑郁症患者主诉说出「我本来就有胃病,现在吃得越来越少」时,您可曾想过:抑郁症患者受胃肠道困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肠道神经系统与抑郁密切相关。很早以前,医生们就发现,患者在感染了梅毒、链球菌等病
在今年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年会上,有一场题为「食物与大脑」的专场讨论会,在会上报道了许多种有益于大脑健康或与大脑疾病密切相关的食物,包括地中海饮食、肉食、素食等等。对于这场讨论会的精彩内容,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近期 BMJ 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就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物的利弊展开激烈讨论。丹麦哥本哈根北欧科克伦中心的 Peter 教授认为,人们应该停止使用大部分的精神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身体有害,他质疑现有的研究设计低估了精神药物的副
Goffman 病耻感的经典定义:这是一种心态,患者感觉自己不同于其它人,感觉到耻辱感。病耻感是当患者认为自己与周围其它人存在不同时才会发生,这种不同常与负面态度有关,这些具有负面特征的人会被认为是另一类人,导致歧视。以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高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晚期 AD 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内科并发症,并且通常已经入住护理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治疗并护理这些患者,十分考验医生治疗的艺术。近期 NEJM 杂志发表了一篇由
自从 20 世纪初出现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概念,阴性症状便成为这一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以往认为阴性症状是随着时间而增加的,因为病人社会功能进行性恶化。然而,在评估这些症状的进展过程中,初始证据显示阴性症状随着时间
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病程可长达 50 年。在早期治疗的基础上,全病程的综合干预十分必要。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和维持期治疗,进一步缓解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防止复发,并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是每个精神科医生的最终目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类与多种因素相关、并可导致死亡的常见精神障碍,但是 ADHD 本身是否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目前还不得而知。为此,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 Dalsgaard 博士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大规模样本中与
现有的抗抑郁药物疗效有限,以至于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症状持续且严重,既往开放性临床试验表明,对严重、慢性难治性抑郁(TRD)患者进行胼胝体下扣带回(SCG)深部脑刺激(DBS)治疗,可持续且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为此,西班牙圣十字及圣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