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严重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吞咽疼痛2月余,体重下降14kg。3年前因I期睾丸精原细胞瘤行睾丸切除术,术后未随访。心脏检查提示窦性心律无杂音及奔马律,肺部听诊呈清音。胸片(图A)及胸部CT(图B)可见大的
目前每年肺癌新发病例中15-20%属于早期局限性阶段,可接受手术治疗。然而,尽管接受了R0切除和辅助治疗,I-III期患者的5年复发率为33%。而对于淋巴结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仍缺乏对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的证据支持。鉴于此,来自美
传统获得肺实性结节样本的方法包括经胸影像引导针吸活检(TTNA)、经支气管活检,经支气管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支气管镜导航引导活检,胸腔镜和/或开胸肺活检。传统影像引导下对接近纵隔、脊柱、大血管或心脏后面的实性肺结节
目前对于I期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的最佳影像学随访方式仍有争议。最佳的NLST研究发现低剂量CT检查随访较胸片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有更好的生存获益。而对术后随访的评价效果,目前仍不清楚。鉴于此,来自美国华盛
最近认为单孔胸腔镜是可以取代三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新的微创方法。而三孔胸腔镜大部分使用的是传统的硬质胸腔镜。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胡坚教授等报告1例使用可弯曲的镜头行单孔胸腔镜下右上肺叶切除术及
间质性肺病与肺癌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肺癌患者,治疗措施的选择应谨慎,因为术后急性加重的间质性肺病可以造成较高的术后死亡率。而对于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患者,该疾病本身诊断后生存时间也仅有2-3年
众所周知,胸腺恶性肿瘤相当罕见,发病率约为2.5-3.2/106。其中最重要的三种组织学类型为胸腺瘤、胸腺癌(TC)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T)。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认为,通过识别该肿瘤有效的预后预测指标,用来指导临床医师选择
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等报道了在NSCLC患者中,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支气管血管双袖状肺叶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文章发表在2014年3月欧洲胸心外科杂志上。2012年5月到2013年7月,4例患者做了这样的手术,包括3例左上叶,1例右下叶切除
吸烟与COPD均为肺癌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但既往研究认为伴与不伴COPD的Ⅰ期肺癌的OS与疾病特异生存率并无不同。但对伴有肺气肿的Ⅰ期肺癌患者,其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生存率显著低于不伴肺气肿的Ⅰ期肺癌患者。那么这种现
肺错构瘤是指包含肺的所有正常组织成分,但构成成分数量异常、排列异常或分化程度异常等所形成的肿瘤样畸形。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占所有孤立性肺结节中的第三位。多发生于中年人,平均年龄为40-50 岁,男性多于
类癌是来源于胃肠道和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类癌占肺内恶性肿瘤的1%-2%,分为典型(高分化)和非典型(低分化)。典型类癌占三分之二且总生存率>90%,但非典型类癌比较少见且更具侵袭性,淋巴结转移率>50%,5年生存
众所周知,外科手术切除是早期单个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饶是如此,术后患者仍有30%发生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之前许多文献表明,术中肿瘤细胞的脱落可能是复发潜在因素之一。所以,部分研究者对定量检测肿
一名35岁男性,车祸后颅脑外伤,入院时心脏呼吸停止,气管插管,患者无意识,Glasgow昏迷量表3/15分,下颌和胸部撕裂伤。头部CT示Willis环弥漫性空气栓塞,血管造影示双侧大脑和小脑的实质内深部分支亦有弥漫性空气栓塞,称为“肺血
食管异物每年发生约10000例以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成人食管异物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异物梗阻感,而约50%小儿食管异物患者缺乏典型症状,需经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来自美国McLane儿童医院的
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手术安全可行。该手术一般通过2到4个切口进行,也有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报导。台湾的Chia-Chuan Liu教授等报道了经剑突下单孔腔镜肺叶切除术一例,文章发表在2014年8月的美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上一位4
有切除可能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分期的金标准技术包括经颈部纵隔镜检查(CM)和前纵隔切开术(AM)或可视胸腔镜手术。支气管内超声(EBUS)和内镜超声(EUS)为用于纵隔分期的非手术方法。但目前将EBUS和CM相比较的研究数量
目前,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认为标准的治疗。然而,对于I期NSCLC患者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尚存有争议。一项临床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IB期NSCLC肿瘤≥4cm患者行以铂为基础的辅助化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肺癌总数的15%;而且与吸烟密切相关。根据小细胞肺癌是否局限于同侧胸腔将其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鉴于超过70%的SCLC患者已有全身广泛转移,化疗是唯一的治疗手段,不幸的是
气管憩室或囊肿比较少见,尸检报告的发生率为1%。最常出现在气管右侧区域,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囊肿较小,包含呼吸道上皮细胞,平滑肌和软骨。后天性囊肿较大,只有呼吸道上皮细胞。先天性囊肿被认为是气管软骨发育缺
化脓性肌炎是一个骨骼肌炎症性疾病,1885年Scriba首次描述了这个疾病。它是一个热带地方性疾病---因此又称为“热带化脓性肌炎”。截止目前,化脓性肌炎在温带地区未见报道。来自西弗吉尼亚州大学的 Oduntan O教授等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