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史是原发性肺癌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对于完整切除后的I期肺腺癌患者,第二原发肺癌(SPLC)的发生率与吸烟是否有关,该问题还未得到证实。来自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Taylor教授等近期在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外科医生、患者、政策制定者及支付方对手术死亡率有极大的兴趣。三十天死亡率和放弃治疗被用来推断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率。然而,很多患者在三十天后或在转院后及在家中死亡的,这样势必导致漏报手术相关的死亡率。为了解决
背景2009年,ESMO决定通过“共识会议”补充ESMO临床实践指南(GCPs),并进一步提出建议。2010年,首次在卢加诺举办关于肺癌的会议,并出版了两项共识。第二次会议,2013年5月在卢加诺举办,遵循第1版的形式。任命四个工作组,每组由8-
早期肺癌的治疗首选手术。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亚肺叶(肺段切除或大楔形切除)切除逐渐替代传统的肺叶切除。然而,由于肺癌的病理组织学的差别很大,对于直径≤3cm的肺癌患者的术后预后也有很大差别。因此,随着当前亚肺
迄今为止,EGFR 基因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NSCLC患者出现粟粒样的肺转移及软脑膜转移的案例未见报道。2014 年 9 月出版的Clinical Lung Cancer上,报道了一例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NSCLC患者粟粒样转移及相关中枢神
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ETS)是严重手汗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且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原发性多汗症患者接受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后常见的不良影响是代偿性多汗(CH),其定义为在身体某些不受交感神经链影响的部位主观出汗
局部晚期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机率接近30%-50%。放化疗是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断增加。化疗药物很难透过血脑屏障,对于颅内的微小病灶几乎没有影响;与化疗药相比,替莫唑胺(TMZ)
胸腺上皮样肿瘤并不常见,来自渥太华医院癌症中心Paul教授等回顾性研究了2000.01-2012.12诊治的所有胸腺上皮肿瘤确诊病例,结果发表在近期的Clinical lung cancer 上。该研究共纳入76例确诊病例,70例胸腺瘤,5例胸腺癌,1例神
对于手术的原发性肺癌,胸腔冲洗细胞学(PLC)检查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技术,可以在开胸手术时对无胸腔播散或胸腔积液的亚临床胸膜转移癌患者提供细胞学诊断。一般而言,在已发表的大样本研究中PLC的阳性率<10%。在以前的多机构
2014年11月7—8日  中国▪上海——经国家继教委批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普胸外科新进展论坛暨第6届胸腔镜学习班》定于2014年11月7日-8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举办。 本次学习班云集了国内外多名
自发性气胸易复发,多见于无明显肺部疾病的年轻人。VATS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VATS治疗气胸主要是肺大泡楔形切除,为了防止复发,附加部分胸膜切除、化学或机械胸膜固定,切割面较大时覆盖可吸收材料等。然而,目前临床治疗中这些
肺段切除应用越来越多,然而肺段切除对于早期肺癌的疗效尚未证实。鉴于此,来自日本学者Hisashi教授等回顾性比较了单中心I期肺癌肺段切除的效果,结果发表在近期的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上。该研究
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经根治性治疗后出现再次患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平均以每年1%和6%速度增长。近年来,随着肺癌早期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和异时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 目前,基于各自
大约75%的MTI患者从急诊科(ED)出院后,几个星期内会出现明显的功能受限。然而,轻微的胸部损伤(MTIs)是否与功能受限相关,目前并不明确。鉴于此,来自加拿大的Marcel ´ Emond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发表
Ⅲ期NSCLC由多种不同分期(如T4N0-3,T3N1-3和T1a-2aN2-3)组成,因而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治疗方案。该文总结了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外科手术在Ⅲ期NSCLC患者的多学科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对那些纵隔淋巴结转移
几十年来肺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致命的肿瘤。2008年全球估计有超过160万人诊断为肺癌,有140万人死于肺癌。结核病(TB)是传染病中首要的死亡原因。根据最新的WHO的报告, 2012年估计860万人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中近1
据估计,加拿大和美国每年共有33万例院外心脏骤停(OHCA)导致的死亡。在治疗的OHCA中,总体生存率很低,出院率从3.0%到16.3%不等。患者生存率率的差异可部分归因于下列5个重要环节:快速紧急医疗系统(ENS)通道;早期心肺复苏(CPR);早期
喉切除后前纵隔气管切开术(AMT),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它是外侵性颈部肿瘤或复发性喉癌治疗必不可少的的手术方式。然而前纵隔气管切开术(AMT)作为复发性颈部恶性肿瘤的补救手术的早期和长期结果目前并不明确。鉴于此,来
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胸腺上皮源性肿瘤(TETs)相对罕见,发病率为0.2-1.5%。该组织学分类(基于其形态学和异型性)的标准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颁布,2004年修订。此后,该组织学分类标准一直作为TETs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迄今为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鲜有实质性的进展。虽然晚期NSCLC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很低(≤15%),但按分子学改变而分出的亚组NSCLC患者其预后却有了很大改善。例如,若明确肺腺癌患者分子学改变有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