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在住院患者中很常见,在美国每年行胸腔穿刺术高达173000次之多。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包括气胸、复张性肺水肿(REPE)和出血。这些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关于胸腔穿刺术的安全指南包括:(1)避免
术后肺扭转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据报道肺切除术后发生率占0.09%- 0.4%。以往报道的案例均因出血性梗死和坏疽完而进行肺叶切除。然而,除肺移植外未见保守治疗肺扭转的报道。最近,来自日本的Mitsuaki Sakai教授
对于某些特定的肺癌患者,亚肺叶切除术,包括:非解剖肺楔形切除术或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能否替代肺叶切除术成为一种可靠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呢?香港大学皇家玛丽医院心胸外科学者Alan D.L Sihoe等发表了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小细
近日在EJCTS杂志上,来自日本的Hiroaki Osada教授等人发表了电视辅助经二尖瓣左心室血栓切除的病例报道。患者,男性,39岁,2周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重建左近端前降支冠状动脉血运。左心室心尖壁搏动不良,无明显变薄,与1
AHA2014年会议上发布了一个关于儿童心脏移植的研究结果:即使患者仍存在抗性新心脏的自身抗体,一旦有合适的捐献者,则立即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预期生活质量高于等待体内抗体消失再接受移植的患者。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
目前,胸腔镜手术(VA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得到证实。但是,行VATS手术时如患者肺血管解剖变异,可能会导致如意外出血等严重问题。因此,用图像等形式了解和模拟术前解剖及手术将大大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多层螺旋CT(MDCT)可
尽管目前靶向治疗和多学科治疗有所进步,但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仍是一种侵袭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对于根治性患者其肿瘤复发和患第二原发性肺癌仍受到长期关注。监测肿瘤的复发和新的原发癌是肿瘤患者生存保健的重要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常表现为乳腺导管内的上皮细胞增生,未侵袭基底层。虽然DCIS的病灶在初期未损害导管,但仍有可能侵犯周边细胞间质。人们常常认为DCIS是浸润性乳腺癌的先兆,所以,切除病灶本身和预防浸润癌的发展,对DCIS
肺母细胞瘤在儿童期常累及胸膜,故又称为胸膜肺母细胞瘤(PPB)或称之为肺胚胎性癌肉瘤。PPB是一种与发育不良有关的的儿童期罕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意大利比萨大学的Alfredo Mussi教授等最近在ATS上报道了1例
迷走神经节消融术可明显提高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迷走神经节主要位于心外膜的脂肪垫中,利用电生理标测技术对每个患者术中行迷走神经节定位,可明显提高外科消融的效果。如果大多数患者的迷走神经节具有相同的解剖位置,则
外周型肺部小结节需要行胸腔镜手术(VATS)以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逐渐增多。为了明确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放置微线圈定位是否可以降低开胸或胸腔镜解剖性切除术(肺段切除/肺叶切除术),来自英国的Richard J. Finley
随着CT技术的提高及广泛应用,筛查出小体积早期肺腺癌的数量越来越多。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可能会让肺癌患者受益;特别是包括磨玻璃样病变(GGO)在内的早期肺腺癌更是如此。GGO为主的肺癌是否选择亚肺叶切除还存在
【编者按】近期,Martin Teraa博士等在Circulation杂志上报道了一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例,并简要介绍了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等。现将全文编译如下,与读者分享。病例介绍患者,女,79岁,因“突发胸痛(持续时
心脏手术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栓塞是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30%到50%的围术期卒中是由脑部的微小栓子引起的,这些栓子能堵塞直径大于200um的小动脉。栓子大多是在各种各样
海绵状血管瘤是肺静脉畸形的变体。可以影响任何脏器,但很少发生于肺。据文献报道,2010年前只有10例肺海绵状血管瘤(PCHS)。来自中国北京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胸外科的Qi-rui Chen等报道了一例PCHS患者。文章发表在近期的ATS杂
尽管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如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减少术后疼痛和出血,肺部功能损伤较小)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否适用于侵犯上腔静脉(SVC)的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未见报道。鉴于此,来自中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人群中约3%受多汗症影响,已证实胸/腰交感神经切断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代偿性多汗症是外科手术相关风险,其治疗方法既复杂且疗效并不明确。原发性多汗症口服奥昔布宁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结果。然而,术后在代偿性多汗(CH)中
来自新加坡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的Tan医生等人,在2014年10月1日出版的AJRCCM上报告了1例肺癌所致的伪装综合征患者,临床较为罕见,今将其编译如下:病例介绍患者为男性,73岁。因右眼出现飞蚊症样表现3个月,而就诊于新加坡
微创食管切除(MIO/MIE)在1995年出现之后不断被修正。尽管这一技术减少了术中出血并缩短了住院时间,在对肿瘤处理方面与开胸相似,其至今尚无标准的术式及吻合方法。因此,仍需对手术入路不断优化,并寻找理想的吻合技术。来自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准确术前纵隔临床分期以及治疗后重分期对于治疗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在2007年,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ESTS)公布了一项整合了影像学、内镜学以及外科技术在内的术前纵隔分期指南。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一些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