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laglutide治疗2型糖尿病不劣于利拉鲁肽

Dulaglutide和利拉鲁肽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体重。然而,每周一次Dulaglutide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为此,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Kathleen M Dungan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平行对照研究,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每周一次Dulaglutide治疗与每日一次利拉鲁肽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07月10日的The Lancet杂志上。

该研究是一项Ⅲ期、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在9个国家62家医院内进行,研究期限为2012年06月20日志2013年11月25日。受试者为接受二甲双胍治疗(≥1500mg/天),但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受试者年龄≥18岁,7.0%≤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0%,体重指数(BMI)≤45kg/m2。依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通过互动语音应答系统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每周一次Dulaglutide治疗(1.5mg)或每日一次利拉鲁肽(1.8mg)治疗。

研究期间受试者和研究员对治疗方案知情。主要评价指标为治疗26周后,采用非劣性检验分析Dulaglutide组与利拉鲁肽组HbA1c的变化。并增加4周随访收集Dulaglutide安全性方面的资料。所有分析均采用意向治疗分析。这项研究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注册,注册号为NCT01624259。

该研究共纳入599例患者,299例被随机分到每周一次Dulaglutide治疗组,300例患者被随机分到每日一次利拉鲁肽治疗组。最终,两组各分别有269例患者完成26周治疗。Dungan教授等发现,Dulaglutide组HbA1c下降的最小二乘均数为1.42%,而利拉鲁肽组HbA1c下降的最小二乘均数为1.36%,两组间HbA1c的平均治疗差异为0.06%。整个研究期间,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是恶心、腹泻、消化不良和呕吐 ,Dulaglutide组和利拉鲁肽组分别有61例(20%)和54例(18%)患者出现恶心症状,36例和36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24例和18例患者出现消化不良,以及21例和25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两组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因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停药发生率相似。Dulaglutide组和利拉鲁肽组每例患者每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34和0.52,而且整体研究期间无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

该研究提示,每周一次Dulaglutide治疗在HbA1c下降的最小二乘均数方面不劣于每日一次利拉鲁肽治疗,而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利拉鲁肽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