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气管内活瓣置入肺减容术可改善肺气肿患者肺功能

对于部分肺气肿患者,外科肺减容术(LVRS)可改善生存率。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通过多种微创非切除技术,使肺气肿组织萎陷,减少肺气肿严重的肺叶、肺段容积的一种方法,比传统外科 LVRS 死亡率和致残率更低。

支气管内活瓣置入是 BLVR 的一种。通过支气管镜将单向支气管内活瓣置于靶肺叶段支气管开口处,吸气时活瓣关闭,呼气时活瓣打开,随着不断呼吸,潴留在靶肺叶内的残气逐渐排出,过度膨大的肺组织逐渐萎缩,形成肺不张,实现肺减容。

英国伦敦皇家 Brompton 医院呼吸疾病中心 Davey 等研究提示,对于非均质性肺气肿且叶间裂完整患者,经支气管镜气管内活瓣置入肺减容术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 The Lancet 上。

该单中心双盲假对照研究(非均质性肺气肿且叶间裂完整患者行支气管镜下肺减容术疗效 [BeLieVeR-HIFi] 研究)从 2012 年 4 月 1 日到 2013 年 9 月 30 日,招募了 50 名在皇家 Brompton 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 COPD 患者(62% 男性,平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预测百分比 [FEV1%pred] 为 31.7%)。

所有受试者需符合以下入选标准:CT 上证实存在非均质性肺气肿且靶肺叶段叶间裂完整;FEV1 ≤ 50% 预测值;重症过度通气(肺总量 >100% 预计值,残气量>150% 预计值);运动能力受限(6 分钟步行距离<450 米),存在严重呼吸困难(MRC 呼吸困难评分 ≥ 3 分)。

所有受试者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序列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经支气管镜气管内活瓣置入术,n = 25)和对照组(「假」活瓣置入术,n = 25)。

研究会随访所有受试者基线水平和术后 3 个月的肺功能、6 分钟步行距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 和 COPD 评估试验评分 [CAT] 进行评估)和持续运动时间(TLIM,通过脚踏车运动评估)。研究主要终点是术后 3 个月 FEV1%pred 的改变情况。

研究发现,术后 3 个月,试验组中位 FEV1%pred 增加 8.77%,对照组 FEV1%pred 增加 2.88%。试验组的 6 分钟步行距离、TLIM、肺容量和气体交换有显著改善。试验组的 CAT 和 SGRQ 也有显著改善,但相比对组没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 2 名受试者在随访期内死亡。对照组有 1 名受试者在随访期间出现气胸且病程迁延,最终未接受术后 3 个月的评估。

结果说明,对于非均质性肺气肿且叶间裂完整患者,经支气管镜气管内活瓣置入肺减容术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但是经支气管镜内活瓣置入肺减容术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很高。需进一步研究来比较传统外科肺减容术和经支气管镜内活瓣置入肺减容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