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也靠谱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引起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首要病因,针对临床疑诊CAP且需普通病房治疗的CAP患者,指南推荐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环丙沙星,或单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进行经验性治疗。但针对此类CAP患者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研究较少。

为了比较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联合治疗、氟喹诺酮类单药治疗,这三种不同的经验性治疗方法的疗效,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学者Postma等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疑诊CAP的普通病房患者疗效并不逊于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联用或氟喹诺酮类单药治疗。

该项随机交叉对照研究总时长为4个月,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研究人员以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对照,对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进行了非劣劣效性检验,同时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

研究发现,β-内酰胺类药物单药治疗组共纳入656例患者,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组共纳入739例患者,氟喹诺酮单药治疗组共纳入888例患者,患者对上述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分别为93%,88%和92.7%。

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期间,患者90天内粗死亡率分别为9%(59例,β内酰胺类单药),11.1%(82例,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8.8%(78例,氟喹诺酮类单药)。

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提示,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方案的死亡风险比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高1.9个百分点,氟喹诺酮类弹药治疗的死亡风险比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低了0.6个百分点。上述结果表明,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并不逊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案。

所有治疗方案的中位数住院时长为6天,氟喹诺酮单药治疗开始口服药物治疗的中位数时间为3天,其他治疗方案则为4天。

研究结果表明,对入住普通病房的疑诊CAP患者采用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其在90天死亡率方面与于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联合治疗或氟喹诺酮类单药治疗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