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可使远端孤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获益

虽然现代医学不断进展,但是深静脉血栓形成(VTE)的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死亡率较高、医疗费用巨大。目前尚不清楚远端孤立深静脉血栓形成(ID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医院急诊科Horner医学博士等近期进行了一个研究,提示在IDDVT患者中使用抗凝治疗是可行的。研究发表在2014年12月1日出版的Chest杂志上。

这个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预试验从2010年1月开始到2011年2月结束。研究对象为曼彻斯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室就诊的疑似IDDVT患者。入选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年龄 > 16岁、非卧床、有典型临床症状、经下肢超声明确诊断为急性IDDVT。

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抗凝治疗组(首先接受皮下治疗剂量的达肝素钠,然后逐渐调整至口服剂量的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时间为3个月)和对照组(接受抗炎治疗、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但不使用抗凝治疗)。

所有受试者会在第7天和第21天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盲法),在3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主要临床结果包括:栓子向近端播散、肺栓塞、因VTE导致的死亡、大出血。研究使用了意向性分析。

共有93名患者明确诊断为IDDVT,其中70名患者符合入选标准(88.6%)。除了一名受试者以外,所有的受试者都在第90天进行了电话随访。有15名患者在研究中进行了交叉(21.4%,13名患者从对照组进入治疗组,2名患者从治疗组进入对照组)。

对照组中4名患者出现了主要临床结果(11.4%),治疗组中没有患者出现主要临床结果(绝对风险下降11.4%)。没有患者出现大出血。

上述结果显示,使用抗凝治疗IDDVT是可以获益的:患者可以耐受、在现代医疗环境中也是可行的。同时该预试验也为IDDVT保守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提供了一个近似的点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