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新版TNM分期应纳入更多预后评估因素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只有2个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肿瘤大小及胸膜浸润)纳入第七版TNM分期系统。然而,已证实该分期系统无法精确预测患者的预后,提示可能需要额外的因素共同评估患者的预后。

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和作出治疗决策,来自台湾国立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的Kuo SW教授等人开展了一项关于影响I期NSCLC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病理因素的研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JTCS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立台湾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758例I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该研究发现,IA期 (n = 481) 和IB期(n = 277)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3%和64.0%。多因素析表明,组织学低或中分化、术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预示着IA期患者的复发危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织学低或中分化、术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淋巴管血管浸润、肿瘤>2cm是I期NSCL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期患者无或有1个、2个和>2危险因素时,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93.0%、73.8%和 40.6%。

该研究表明,除了肿瘤的大小,其他3个因素可能是I期NSCL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有必要考虑作为复发的预测因素纳入下一版TNM分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