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抗生素治疗稳定期非CF支气管扩张症安全有效

非囊性纤维化(CF)性支气管扩张症是引起慢性呼吸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会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合并慢性细菌感染,而细菌感染又会进一步造成气道损伤,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巴西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及英国伦敦Cochrane急性呼吸感染组学者进行了一次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吸入抗生素治疗成年稳定期CF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支气管感染患者安全有效。文章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

该研究数据来源为独立检索于Medline、Embase、CINAHL、LILACS、AMED、PsycINFO和 Cochrane 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从数据库成立起直至 2014 年 3 月 。

纳入的研究对象需符合以下入选标准:随机对照研究、成年非CF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经支气管造影或CT扫描明确诊断,目前处于稳定期;使用吸入抗生素治疗≥4周。

研究中需随访(至少包含下列一项):痰液分析(微生物检测和/或物理分析),临床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加重,再入院次数,肺功能测试,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气道和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及药物使用安全性。

研究最终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1264名成年患者。其中5个研究未经发表。共对其中8个研究的590名患者进行了meta分析。研究中使用的吸入抗生素包括:丁胺卡那霉素、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及妥布霉素。使用时间从4周到12个月。

研究发现,对于成年稳定期非CF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支气管感染患者,相较安慰剂组或对症治疗组,吸入抗生素组能更有效降低痰液细菌负荷,根除痰液中的细菌,同时减少呼吸系统急性加重风险。但吸入抗生素治疗不能降低计划外住院风险,也不能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吸入抗生素组中,支气管痉挛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中,支气管发生率为2.3%。两组受试者对吸入抗生素引起的不良事件一般均可耐受,吸入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中因不良事件退出率均为12.2%。

在吸入抗生素组中,抗生素耐药的发生率是4.5%;对照组中,抗生素耐药率是3.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上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稳定期非CF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支气管感染患者,吸入抗生素能有效降低痰液细菌负荷,清除痰液细菌,同时减少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加重风险,从而获得微生物学和临床症状上的改善。吸入抗生素对非CF支气管扩张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应通过设计良好的多中心随机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吸入抗生素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持续时间(长期维持治疗还是短期反复治疗);同时比较不同吸入抗生素及吸入抗生素和全身抗生素应用中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的差异。

考虑到非CF支气管扩张症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故需在儿童患者中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吸入抗生素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