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下水凝胶瘘口封闭可有效治疗肺泡胸膜瘘

伴有持续漏气的肺泡-胸膜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存在会明显增加患者的发病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此前,当常规治疗失败时,长期胸腔置管引流或手术治疗可能是其不得不选择的替代方法。而今,新的支气管镜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减少空气在肺泡-胸膜瘘孔间流动的方式,来达到关闭瘘孔的目的。

为了总结经支气管镜使用合成水凝胶治疗上述瘘管的经验,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肺病/危重症/睡眠医学部的Mehta博士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提示支气管镜下合成水凝胶瘘口封闭是治疗持续漏气性肺泡胸膜瘘的一种有效微创介入手段。文章在线发表于2014年7月24日的Chest杂志上。 

该研究是针对持续性漏气肺泡-胸膜瘘患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接受了合成水凝胶瘘口封闭治疗。研究者对相关患者的特点,基础疾病,及其内镜治疗结果等进行了分析。

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有22例患者接受了经纤维支气管镜合成水凝胶瘘口封闭治疗。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10岁;每位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分别为1~3次。

患者出现持续性肺泡-胸膜瘘的原发病分别为坏死性肺炎8例,开胸手术后5例,大疱性肺气肿5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例,结节病1例。

经过支气管镜治疗,19例(86%)患者的漏气完全停止,并于治疗4.3天后成功移除了胸腔引流管。多数患者对整个治疗有很好的耐受性;有两位患者曾咳嗽出了水凝胶,另有一位患者因出现低氧血症,需要经支气管镜进行痰液及水凝胶吸引。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持续肺漏气的肺泡胸膜瘘患者而言,支气管镜下合成水凝胶瘘口封闭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性、微创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