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但出血风险增加

溶栓治疗可能使某些类型的肺栓塞预后获益,但迄今为止尚无具有足够统计学证据证明。为明确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与传统的抗凝治疗相比,在死亡率方面的获益及其出血风险,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心血管科的Beckman博士等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文章发表于近期的JAMA上。

该研究搜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EBSCO、科学网和CINAHL数据库自建立到2014年4月10日间收录的所有数据,确定其中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

共有16个符合标准的临床试验(涉及2115例受试者)最终被纳入了分析,8个试验(1775例患者)包括了伴有右心室功能不全,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中等风险肺栓塞患者。研究主要终点为受试者全因死亡率和重要出血事件,栓塞复发及颅内出血(ICH)风险作为次要终点事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与抗凝疗法相比较,溶栓疗法与受试者较低的全因死亡率相关,其死亡率分别为2.17% VS 3.89%,OR值0.53。

同时,接受溶栓疗法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严重出血风险和颅内出血风险 。其中,严重出血风险的比例分别为9.24% VS 3.42%,OR值2.73。颅内出血比例则分别为1.46% VS 0.19%,OR值4.63。但严重出血风险在小于等于65岁的患者中无显著增加,其OR值为1.25。

此外,溶栓治疗与受试者较低的肺栓塞复发风险相关,其比例分别为1.17% VS 3.04%,OR值0.40。在中危肺栓塞患者中进行的溶栓试验也表明,溶栓疗法与受试者较低的死亡率及更多的严重出血事件相关,其OR值分别为0.48和3.19。

该研究结果表明,溶栓治疗与急性肺栓塞患者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较高的严重出血及颅内出血风险相关。这一结论对于伴有右室功能不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也适用,但对于不伴有右室功能不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能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