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组织及器官移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为一项重要的医学治疗手段,然而对于如何更好的规范移植,相关资料仍很少。
最近瑞士巴塞尔大学的 Gratwohl 教授,对世界范围内自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出现后的移植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区域调整的移植指征及移植率与总体经济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线发表于 2015 年 2 月 27 的 Lancet Haematolgy 杂志上。
数据源于 2006 年初及 2014 年底期间,全球血液及骨髓移植网络收集的来自全球 194 个 WHO 成员国的 HSCT 发展情况及志愿供者情况。
75 个国家的 1516 个移植中心共进行了 953651 例 HSCT,其中自体移植 553350 例,异基因移植 400301 例。在人口少于 30 万、国土面积小于 700 平方公里、及人均国民收入在 1260 美元及以下的国家,无移植病例报道。
自 1957 年进行首例 HSCT 后,到 1985 年已达 1 万例,研究记录发现到 1995 年总数已达 10 万例,估计在 2012 年 12 月已达百万例。
图:1957-2012 年期间全球自体及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发展情况
到 2012 年为止,无关供者登记已经囊括了 2230 万例志愿捐献者及 645646 份脐血。异基因 HSCT 在过去 35 年日益增加且并无饱和的迹象。在资源丰富、更多移植团队及无关供者基础的国家,移植率更高。
研究数据表明,全球广泛合作,对供者及患者数据资料的分享具有重要作用,到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较高的移植需求未达满足。研究结果对我们的治疗决策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这种危及生命、但有可能治愈的疾病,使患者得以充分认知、提供供者库,及设定危险度和区域调整的适应证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
点击关注「血液时间」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得 5 个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