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挑战:多发性骨髓瘤伴皮肤紧绷1例

来自NEJM的病例,快来挑战一下。

病史特点

现病史

患者男性,68岁,既往有多发性骨髓瘤(MM)病史,本次因皮肤紧绷、关节痛和手足肿胀就诊于风湿科。

在诊断MM前,患者仅有贫血的症状,内镜和结肠镜检查均未见异常。后行骨髓病理穿刺活检提示浆细胞占30%,流式细胞学提示IgG-lam型(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成立,X线提示多发骨质破坏。

患者的初始治疗为来那度胺+P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随后再次入院予马法兰化疗,并行自体干细胞移植,随访一直为CR。

3月前,患者因背部疼痛入院。腰椎MRI提示多发退行性病变,腰椎和左髂骨多个增强病变,第1、2腰椎压缩性骨折,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病史。2月前,患者出现手部肿胀疼痛,紧接着出现下肢水肿、手足皮肤紧绷、躯干、手臂和大腿弥漫性色素沉着。随后给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但第一个疗程就因症状加重停药。

关节疼痛及色素沉着进行性加重。但患者的各项指标大部分正常,具体见表1。尿蛋白90mg/L(正常值 0-135),脂肪垫细针穿刺活检未见肿瘤细胞及淀粉样变。经胸超声心动图示轻度二尖瓣不全、轻度三尖瓣不全、左室射血分数64%,升主动脉直径41mm(正常值<36mm),未见淀粉样蛋白及心包积液。尿常规正常。患者被转诊到风湿科继续治疗。

表1


既往史

既往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有腰痛及胃食管反流病病史,11年前因结肠息肉行结肠息肉切除术,因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目前服用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他汀,和奥美拉唑。患者和其妻子居住,办公室上班,20年前戒烟,适量饮酒,未服用过非法药物。患者母亲和舅舅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

查体

Bp 112/63mmHg,P 100次/分,体温、呼吸、氧饱和度均正常。左右胸骨上界均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双侧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胀痛、下肢水肿,无红斑及皮温升高。掌指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下降,掌指关节及下肢皮肤色素沉着。

辅助检查

CRP 54.7mg/L(正常值<8),SSA), SSB), Sm, RNP, Jo-1, Scl-70和环状瓜氨酸肽结果阴性,肌酸激酶水平正常。目前予泼尼松减量治疗。

五周前患者从国外旅游回来后诉乏力加重、活动耐量下降,体重下降约3.5kg。服用强的松治疗后关节疼痛有所减轻,但仍然僵直。查体除了呼吸稍促、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仍肿胀外,余未见明显异常。大便黑褐色,潜血阳性(3+)。奥美拉唑量增加至每天2次,并安排内镜检查。

一周后(出现该症状后6周)患者因贫血加重再次入住其他医院,输注红细胞悬液后红细胞压积上升至27.9%,内镜检查结果示急性胃炎,患者三天后出院。但仍有黑便和贫血,结肠镜显示良性息肉,已切除。每月输注红细胞悬液和丙种球蛋白,关节疼痛及僵硬稍有改善,最近又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皮肤仍紧绷,行皮肤活检,结果如下图。


鉴别诊断

该患者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明确,目前处于缓解期,胃镜提示胃窦血管扩张出血,胸部CT提示肺间质纤维化、少量胸腔积液,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急性肾衰竭及微血管性贫血。虽然其病变累及多个器官,但鉴别诊断重点是患者急进性的皮肤增厚伴色素沉着及相关性皮炎,皮肤疾病及色素沉着是该病的主要线索。


胸部CT检查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和系统性淀粉样变

患者的这些症状是否由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各项检查指标提示骨髓瘤仍然缓解。此外,如果皮肤破损是由于浆细胞浸润,应该表现为结节,而不是本例的弥漫皮肤浸润。同样地,脂肪垫活检、超声心电图及皮肤活检均不支持系统性淀粉样变。

淀粉样变患者通常有出血性病变,关节病通常炎症反应不大且通常累及近端关节。该患者皮肤及关节的病变不支持系统性淀粉样变。

毒性反应

患者的这些临床表现是否与药物的毒性及最近的MRI检查有关?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服用过几种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来那度胺可引起弥漫性皮疹,但这种皮疹通常是湿疹,很少出现皮肤增厚。环磷酰胺和马法兰可引起第二肿瘤,这也不符合,输注免疫球蛋白可引起肾毒性,这能部分解释患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难道该患者出现的急进性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是由于MRI的显影剂钆?在极少数情况下,用钆行MRI检查可导致肾系统性硬化,这一过程主要影响皮肤,但也影响内脏,有肺纤维化、心脏浸润和神经病变的报道。

肾系统性纤维化通常出现在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的患者中。在接触钆后,皮肤可迅速出现改变,通常会出现发热、瘙痒和色素沉着。急性期演变为进行性纤维化,累及真皮及深层软组织。皮肤感觉大理石样,大腿部通常出现大片斑块,很少累及手臂及躯干。

由于患者的年龄及骨髓瘤病史,可能会增加钆诱导的肾脏疾病风险,但患者在做MRI检查时肾功能正常,此外,患者关节的炎性改变不能用肾系统性纤维化解释。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皮肤疾病

硬肿病是一种以粘蛋白沉积为特点的疾病,其发病与感染、糖尿病或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有关,也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

其临床表现为起病于颈肩后部,逐渐波及面、颈前、胸背及臂。病变处皮肤僵硬、肿胀,压之不凹陷,似木板样或软骨样,表面光滑,境界不清。皮损处无炎症,无色素改变,毛发不脱落,感觉无异常。

粘液水肿性苔藓(又叫丘疹性粘蛋白病),其发病几乎总与IgG MGUS有关,一些病例也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色、淡红或黄色苔藓样丘疹,表面蜡样光泽,好发于手指背、足背、四肢伸侧、上胸背、腋部及面部,常局限,也可密集成群。可有结节,面部也见囊肿样结节性损害。

与肾系统性硬化不同的是,丘疹性粘蛋白病患者在血管周围出现轻微的淋巴炎细胞浸润。该病可累及全身多处,包括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心脏、胃肠道、肺部和血液系统疾病(包括骨髓瘤)。多发炎性关节炎也可出现。

此外,也有病例报道丘疹性粘蛋白病患者出现急性肾危象,也可出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贫血。该患者很多症状可以用丘疹性粘蛋白病来解释,但该患者没有皮肤丘疹,不符合该诊断。

嗜酸性筋膜炎(Shulman’s syndrome)也应该考虑,因为该病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包括骨髓瘤)。其临床表现为为弥漫性水肿,继而硬化与下部组织紧贴。患处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多发于四肢,也可累及躯干,面部及指(趾)很少受累。该病80%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患者抗核抗体阴性,不支持。

硬皮病

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皮肤纤维化和多系统受累。闭塞性血管疾病可导致硬皮病肾危象,以微血管血栓性贫血、肺动脉高压、心肌病和胃肠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患者均具有上述症状。

硬皮病患者常出现间质性肺病,特别是SCL-70抗体阳性的患者。硬皮病最开始出现的炎性反应,通常其特征为凹陷性水肿,然后是色素沉着、炎性关节病,最后是关节挛缩。该患者有许多症状与此病相符,但病理提示黏蛋白沉积,并不典型。

至此,大家的诊断是什么?

治疗

该患者最初的治疗就是静脉输液。肾活检也有考虑,但活检的结果并不影响治疗,且患者病情较重,最后放弃。通过血液透析患者的神志状况明显改善,但肾功能仍较长时间未恢复。

尽管患者的神志状况有改善,但仍有严重的吞咽困难,咽喉镜提示咽功能障碍,因此下了胃管,被转至一个康复中心继续治疗。出院后四天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无脉,根据患者的意愿,放弃抢救。

最后诊断:

硬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