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进入登革热高发期 本地暴发疫情风险加大

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日发出警示,广东进入 8 月登革热疫情高发期,专家评估认为广东,特别是毗邻中山的江门、珠海等地区发生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风险很高,尤其是近期蚊媒指数高于 20 的为当前登革热暴发的高风险地区。

7 月 20 日,广东中山发生了今年广东首起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 4 例。

最近一期部分地区登革热疫情的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显示,广东 (广州另外监测) 处于高度传播风险的监测点有 6 处。

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蚊媒监测数据显示,从 7 月 20 日开始,截至目前,广州的天河区珠吉街、从化江埔街、荔湾区新基公园蚊媒密度分级为「三级」,风险级别为「高度风险」,要启动紧急蚊媒控制措施;而在两周前,只有天河区冼村街处于「高度风险」。

据了解,蚊媒指数是媒介蚊虫密度的一种表述,主要包括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指数等多种具体的监测方法。其中,「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若该指数高于 20,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的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部相关负责人方艳称,今年以来,广东输入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时广州、佛山已于前期发生本地病例,今年本地病例发生时间较去年提前 2 个多月。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称,广州目前的输入性病例数已达 20 例,加上蚊媒密度过大的潜在因素,本地感染登革热的风险正在加大,呼吁广大民众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