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误诊阑尾炎:腹部血管圆线虫感染一例

来自美国罗斯福医疗中心的 Kröner 教授等在近期的 Endoscopy 杂志报道了一个腹部管圆线虫感染的病例,其症状体征酷似阑尾炎。

病例介绍

57 岁危地马拉籍的男性,无相关病史和手术史,突发下腹部非放射性锐痛,持续长达 12 小时。患者吸烟,每天一包,在地处热带的危地马拉南方沿海靠打渔为生。

患者自述体温达 38.3℃,发病过程中有恶心和 3 次呕吐,无呕血。在入院 3 小时前,腹痛弥漫至全腹。

患者入院后,因腹痛症状而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体温 38.9℃。腹部体检可见弥漫性压痛,显著反跳痛,肠鸣音消失。白细胞高达 13x109/L,嗜酸性粒细胞占 26%。但血清电解质正常。粪便查寄生虫和虫卵阴性。腹部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病例解析

患者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在腹膜腔内发现大量肠内容物。阑尾正常,无炎性改变。距回盲瓣 2 cm 处可见终末回肠部分坏死以及盲肠穿孔坏死灶。行腹腔冲洗后切除阑尾,切除了 15 cm 的升结肠和 5 cm 的终末回肠,并行端端吻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不久后出院。

切除组织经病理检查后发现肠壁组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肉芽肿和朗格汉斯巨细胞形成(图 1b)。寄生虫周围炎症反应(图 1c),血管内的寄生虫引起血栓形成(图 1d)。这均与脊形管圆线虫感染的特征相一致,后者会引起肠系膜缺血,导致穿孔。


图 1. a)穿孔盲肠的大体表现;b)寄生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性反应;c)幼虫侵袭组织,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肠系膜血管内寄生虫引起血管堵塞。

腹部管圆线虫感染是一种动物传染病,主要侵蚀肠系膜血管。啮齿动物和蛞蝓分别是其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该病流行与拉丁美洲,这与该地卫生条件相关。人类是管圆线虫感染的偶然宿主,当肠系膜血管被线虫堵塞时,会呈现酷似阑尾炎的症状(图 1d),甚至发生穿孔。对于该病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药物治疗方法。一般是对并发症采取外科干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