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sAg血清自发清除无显著相关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危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病毒感染,尽管目前已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但全世界仍有超过3.5亿人罹患HBV感染,且感染后临床结局多样,可发生血清自发病毒清除、慢性HBV感染、肝硬化甚至肝癌。

HBV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然而,一些家系研究显示,宿主的基因因素可能与HBV感染临床结局多样化有关。尽管如此,HBV相关性肝脏疾病与宿主基因多样性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阐释。

最近有研究证实,IL28B基因与对慢性HCV感染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病毒学应答有相关性,且该基因多态性也与HCV感染的自限性有关。

虽然其中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这种关联可能并不只局限于慢性HCV感染,事实上由IL28B基因编码的干扰素-γ对HBV感染治疗也有效,更有研究认为IL28B基因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患者对干扰素-α的血清学反应有相关性。

对于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自限性有关结论不同研究尚存争议,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L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血清自发清除有关,但是目前尚没有对这些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分析,而且缺乏两者有相关性的证据。

韩国首尔国立医学院肝病研究所Lee等为此开展了一项研究,对IL28B基因附近常见已知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引起HBsAg血清自发清除进行系统性回顾及meta分析。研究结果发现,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sAg血清自发清除无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于2013年8月对两大数据库MEDLINE/ PubMed和EMBASE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择选纳入文献标准如下:(i)研究类型属于病例对照研究;(ii)研究中包括慢性HBV感染组和对照组的病例数量;(iii)研究中提供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个体IL28B基因型数目;(iv)研究中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可进行OR值和95%CI的计算;(v)基于HBsAg至少6个月血清学结果阳性标准诊断慢性HBV感染。

排除标准:(i)研究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ii)研究中对照组仅由健康人组成,而未包括那些从慢乙肝恢复的患者;(iii)研究不符合诊断标准。

本研究筛选2010年至2013年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共11项,共有4028例慢性持续性HBV感染病例和2327例自发恢复的对照病例。

研究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79860与HBsAg血清清除无显著相关性。单核苷酸多态性rs12980275与HBsAg血清清除无显著相关性。单核苷酸多态性rs8099917与HBsAg血清清除无显著相关性。同样,按种族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是在亚裔组还是在非亚裔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sAg血清清除也都没有显著相关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常见的IL28B基因多态性与自发性HBsAg清除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另外,IL28B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差异性两者联合作用对HBV感染自然结局没有影响。

IL28B基因多态性对HBV感染相较HCV感染仅发挥有限作用,这两种感染间作用的差异性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