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影像学或可评估意识障碍患者认知水平

严重脑损伤后评估残存认知功能是一重大挑战,特别是意识障碍(DOC)领域中的植物状态(VS)和最小意识状态(MCS),这涉及复杂的科学、临床和伦理学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影像学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评估DOC患者残存意识,但为何部分DOC患者对神经影像检测反应不一致(有的有反应、部分则无反应),目前知之甚少。

为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Monti教授及其团队利用先前已被验证的fMRI模型来验证28例DOC患者的认知水平;该研究共纳入28例DOC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随访2.5年。每位患者均行临床测试、神经影像学检查,共住院5天,其中影像学检查包括:功能及结构MRI扫描。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Neurology。

结果显示共10例DOC患者显示存在一定程度的意识,其中6例脑区激活者病因为非创伤性的(包括缺氧性脑损伤和颅内血肿)。fMRI分析可见对刺激有反应者,其丘脑-额叶皮质连接增强,其中左侧额极、额内侧回与丘脑连接更为显著(图)。


图.任务反应者与无反应者:丘脑-皮质激活。

该研究表明诊断为VS的患者仍有部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虽然总样本量较小,但亦表明临床实践中DOC的误诊率较高。准确诊断DOC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预后比较困难,这也带来了很多重要的伦理问题。很多研究已证实,仅仅通过患者的行为是很难客观准确评判其意识状态的,必须研究和开发其他的生物标志物来准确、客观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总之,如果意识受损患者可通过神经影像技术表达自己对疼痛的感觉和感受,这将有助于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例如是否选择镇痛等。随着意识障碍及相关脑疾病的研究不断进展,将不断提高对意识受损患者的诊断、预后的准确判断,避免由于误诊、误判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