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侧巨脑畸形诊断要点是什么?

半侧巨脑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患者自幼年起即可出现顽固性癫痫发作。近日,AJNR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经典病例报道。

病例1:

患儿8个月,自出生起出现反复性、难治性癫痫发作。


图1-4. 轴位CT扫描(图1)、轴位T1WI(图2)和轴位T2WI(图3)示左额叶脑回明显增宽增厚,回间沟变浅。由于髓鞘发生变化导致了白质、皮质及深部灰质结构界限不明显。同侧侧脑室前角增大变形。DTI(图4)提示左侧扣带处纤维束(白色箭头)和左上枕额束(黄色箭头)密度和数量明显增加。左放射冠和皮质脊髓束(弯箭头)处的纤维束数量和密度明显增加。

病例2:

患儿男性,6岁,难治性癫痫发作伴左侧肢体乏力。


图5-7. 轴位T2WI图像(图5、6)提示右脑和右小脑半球扩大。并可见右侧脑室突出伴右前角变直。右侧脑半球白质区域T2高信号提示髓鞘病变。冠状位T1 IR(图7)提示弥漫性脑回增厚伴脑沟变浅。

半侧巨脑畸形

半侧巨脑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形成是因为祖细胞异常增殖及正常后神经细胞凋亡紊乱联合所致。常常累及整个大脑半球,偶尔累及小脑。很少出现大叶性或局灶性受累。

临床特征:自幼年即可出现巨颅、发育迟缓、顽固性癫痫发作的症状。

诊断要点:

1. 出现多脑回、巨脑回、脑回融合和脑沟变浅等皮质不典型增生增厚征象;

2. 通常侧脑室增大;

3. 侧脑室前角直而尖;

4. 髓鞘形成障碍或神经髓鞘形成不良引起白质T2加权信号多变性;

5. 皮质发育不良引起灰白质联合处模糊;

6. 病变区域常出现营养不良性钙化灶;

8. 白质肥厚;

9. 葡萄糖代谢减退(50%的病例可出现);

鉴别诊断:

结节性硬化症;神经胶质过多(Gliomatosis cerebrii);对侧萎缩症(例如拉斯姆森脑炎、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堤大卫杜夫-马松综合征)。

治疗:

抗惊厥药;大脑半球栓塞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