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西妥昔单抗所致睫毛粗长四例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阻断 EGFR 的嵌合体 IgG1 的单克隆抗体。皮肤毒性是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也是疗效的预测指标。该药对皮肤的副作用有痤疮样皮疹、甲沟炎、干燥病、剥脱性皮炎、瘙痒、皮肤皴裂以及毛发改变。对眼睛方面的最常见副作用则有泪液功能障碍综合征、眼睑炎、眼睑皮肤皮疹/充血、睫毛的改变(睫毛粗长及倒睫)。

EGFR 表达于表皮、汗腺及毛囊上皮细胞。EGFR 受抑制导致角蛋白表达异常,毛囊上皮细胞过早成熟且伴有终末分化。睫毛粗长一般发生于西妥昔单抗或其他 EGFR 抑制剂治疗 2-5 个月之后,随之而来则会伴有眨眼不适、角膜问题(受损、糜烂、感染、刺激征、溃疡及瘢痕)、结膜及眼球问题、倒睫等。

土耳其的 Koksal 教授等在 2015 年 6 月的 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 上发表文章,报道了 4 例西妥昔单抗所致睫毛粗长的病例,现为大家介绍如下。

例 1

患者男,70 岁,2010 年 4 月行横结肠癌切除术,未进行任何辅助化疗。PET-CT 检出结肠周围转移。经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及西妥昔单抗联合、两周一个周期的化疗方案治疗 4 个月后,患者面部、前胸部、背部出现典型的痤疮样红斑疹,用四环素进行治疗。

2012 年 3 月,开始治疗 6 个月后,出现了睫毛粗长(图 1)。患者无睫毛粗长所致不适,无需治疗。


图 1. 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 6 月后睫毛粗长。

2012 年 5 月,PET-CT 证实转移灶达到了完全缓解,后开始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2 月后,疾病出现进展。联合应用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及西妥昔单抗行二线治疗。由于疾病进展,2013 年 8 月改为应用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

2014 年 2 月,患者出现腹水,化疗方案改为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及西妥昔单抗,经此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例 2

患者男,60 岁,2011 年 11 月诊断为直肠癌肝转移。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及部分肝脏切除术,后经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联合化疗。2013 年 6 月病变进展,开始应用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及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治疗第五个月时出现睫毛粗长,未导致视觉不适(图 2)。


图 2.  第五个月时出现睫毛粗长,未导致视觉不适。

该治疗方案疗效稳定,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做维持治疗。

例 3

患者女,69 岁,2013 年 1 月诊断为乙状结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一线治疗方案用的是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及西妥昔单抗。3 个月后,2013 年 4 月出现面部、头皮、前胸部皮肤副作用,并出现睫毛粗长(图 3)。2013 年 7 月,患者出现结膜炎并就诊于眼科医生处。经局部治疗,结膜炎症状缓解。
图 3. 患者睫毛显著变粗长。

2014 年 1 月,由于神经毒性而停用奥沙利铂、加用伊立替康。目前患者仍接受该方案治疗。

例 4

患者男,56 岁,2010 年 3 月因直肠癌而开始应用含 5-氟尿嘧啶的新辅助放化疗。2010 年 6 月,行腹会阴直肠联合切除并随后进行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011 年 4 月,由于疾病进展而应用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伊立替康及贝伐单抗方案的二线治疗。2012 年 4 月,达到完全缓解。

2013 年 1 月,出现骶骨转移,行放射治疗。2013 年 3 月,查出肺转移,开始应用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奥沙利铂及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治疗的第一个月就出现了 1-2 级的皮肤副作用。西妥昔单抗及化疗联用第 5 个月时,可见睫毛粗长(图 4)。治疗 1 年后可见退缩。2014 年 4 月,患者因肺部转移而转诊至肿瘤放疗医师处。
图 4. 西妥昔单抗及化疗联用第 5 个月时,可见睫毛粗长。

睫毛粗长是 EGFR 抑制剂的一种罕见的、影响容貌的副作用,一般无需治疗,但一定要注意切忌造成角膜损伤或视觉不适。简单修建或拔除即可起到治疗作用,但如果具有眼部刺激症状时应就诊于眼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