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玻璃膜疣与脉络膜厚度关系

保守估计到2020年美国将会有300万余人罹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传统玻璃膜疣相比,假性玻璃膜疣对视力影响更大、为AMD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明确假性玻璃膜疣及视网膜下玻璃样物质堆积(SDD)与脉络膜厚度的关系,来自纽约曼哈顿眼耳鼻喉医院的莎拉博士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对其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假性玻璃膜疣与脉络膜变薄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存在第三关联因素,相关结论将发表于2014年8月Retina。

莎拉博士回顾性分析两组数据,第一组为53名(96眼)60岁研究对象,并分为高度近视亚组(34人,61眼)和假性玻璃膜疣亚组(19人,35眼);第二组数据则为既往发表的90眼非渗出型AMD眼的相关假性玻璃膜疣、脉络膜厚度资料。

假性玻璃膜疣诊断标准:眼底彩照可见边界模糊的淡黄色病变,相应OCT表现为SDD(1个OCT扫描层面以上可见至少5个SDD);高度近视诊断标准:眼轴长度≥26mm。


图 A、C、E为一名82岁女性右眼高度近视影像(眼底彩照、近红外线共焦激光扫描图像、EDI-OCT影像),均未见传统玻璃膜疣或假性玻璃膜疣的表现,B、D、F为一名87岁女性右眼年龄相关性脉络膜萎缩(ARCA)影像。A、B为眼底彩照,较为相似均可见眼底细纹、脉络膜中小血管消失、可见残余的脉络膜大血管及脉络膜脱色素改变;两眼均有脉络膜变薄,高度近视眼(E)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40μm,ARCA眼(F)为45μm;B可见ARCA眼彩照假性玻璃膜疣不甚明显,D可见假性玻璃膜疣为黑色病灶,相应在EDI-OCT(F)表现为SDD。

假性玻璃膜疣亚组平均年龄为83.7岁大于高度近视亚组74.9岁,61眼高度近视眼中仅3眼出现假性玻璃膜疣,未见传统玻璃膜疣;假性玻璃膜疣亚组均可见假性玻璃膜疣,28眼(80%)可见传统玻璃膜疣。假性玻璃膜疣亚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181.7μm,高度近视亚组则为59μm。

广义等式估计分析显示:与高度近视比,假性玻璃膜疣眼中心凹下脉络膜较厚。对第二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假性玻璃膜疣眼脉络膜厚度为201μm至250μm,峰值范围处于50μm至100μm。

因此可见假性玻璃膜疣与脉络膜变薄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可能存在与两者相关的未知的第三因素,其可导致假性玻璃膜疣出现并引起脉络膜变薄。但至于为何高度近视眼脉络膜薄而玻璃膜疣、假性玻璃膜疣发生较少仍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