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O:玻璃体黄斑界面状态在新生血管性AMD中可影响视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抗VEGF )玻璃体腔给药现已经成为目前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首选治疗方案,抗VEGF药物能够有效阻断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的级联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血管渗漏和恢复视力。

由于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响应有显著差异,使得个性化的推荐治疗剂量很难确定,因此寻找的可靠个体化形态学参数,进而成功引导个体化治疗来满足目前的医疗需求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此玻璃体黄斑界面状态研究便成了热点,因为通过现代的OCT成像技术,发现患者在AMD的年龄组会出现特征性的完整玻璃体后脱离,少数患者(20-30%),呈现持续性玻璃体黄斑粘连。

由于玻璃体黄斑界面结构一直处于动态转化过程中,约40%的患者最初的玻璃体黄斑粘连在经过几个月的抗VEGF治疗后得到松解进而向玻璃体后脱离转变。

为了评估玻璃体黄斑界面结构对雷珠单抗单独或联合PDT在治疗新生血管性AMD中的作用,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Waldstein等人进行了一个长达12个月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上。

该研究纳入了255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初次接受治疗患者。每个月应用光学OCT按照如下分组进行玻璃体黄斑界面扫描,根据连续一年观察结果分成三个观察组:玻璃体后脱离(N=154),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组(N=32),玻璃体黄斑粘连组(N=51)。

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12个月时的玻璃体黄斑界面处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结果显示,在接受单一治疗的患者,12个月时的平均BCVA变化是+3.5(玻璃体后脱离),+4.3(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和+6.3(玻璃体黄斑粘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的平均视力变化+0.1(玻璃体后脱离),+ 6.6(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和+9.2(玻璃体黄斑粘连)(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单一治疗组中央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为-113μm(玻璃体后脱离),-89μm(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和-122μm(玻璃体粘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联合治疗的中央视网膜厚度变化相分别是-121μm(玻璃体后脱离),-113μm(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和-113μm(玻璃体粘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三图分别代表玻璃体黄斑界面的三个不同状态

12个月期间平均治疗频率,单一治疗为4.9(玻璃体后脱离),6.6(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和5.3(玻璃体黄斑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联合治疗则分别是4.7(玻璃体后脱离),5.2(玻璃体黄斑粘连动态松解)和5.8(玻璃体黄斑粘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比较了玻璃体黄斑界面不同状态下,雷珠单抗单药治疗或联合PDT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疗效,其目是评估视力预后和再处理频率。研究表明,玻璃体黄斑界面状态在雷珠单抗单用或联合PDT治疗新生血管性AMD中可以显著影响最终的视力,对于玻璃体后脱离患者,单用抗雷珠单抗可以达到较好的矫正视力,联合光动力治疗,反而减低了预期的视力,与此相反,对于玻璃体黄斑处于粘连或者是粘连动态松解状态的病人,联合PDT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