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TNF-α抑制剂(TNFi)都可能导致狼疮/狼疮样综合征。然而,由于不同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属性不同,其风险亦不同。目前有研究发现,在SpA患者中应用益赛普出现ANA、抗dsDNA抗体阳性的比率较其他TNFi低,而益赛普治疗对狼疮患者的关节炎、浆膜腔炎有效。
法国图卢兹大学医疗中心的Moulis教授等,通过检索法国药物安全监视数据库(FPVD)相关病例,评估了不同TNFis与狼疮/狼疮样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益赛普较单克隆抗体诱发狼疮/狼疮样综合征的风险低。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Rheumatology杂志上。
研究收集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法国药物安全监视数据库(FPVD)所有TNFis诱发狼疮的病例, 通过个案/非个案研究评估TNFi与狼疮的相关性,计算RORs值(暴露于TNFi个案组OD值/暴露于TNFi非个案组OD值),并以异烟肼做阳性对照,对乙酰氨基酚做阴性对照。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校对事件相关性与药物相关性的偏倚。
研究共纳入309671例病例,其中5213例与TNFi有关。共有39例患者出现狼疮/狼疮样综合征,其中25例应用英夫利昔单抗,9例应用阿达木单抗,5例应用益赛普。男女性别比为1:10,平均年龄为44.9岁,狼疮发病的中位时间为11个月。
皮肤和关节症状最为常见,分别占64.9%和56.8%;脏器受累少见。39例患者的ANAs均阳性,其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达77.8%。有11例病例符合ACR狼疮诊断标准(≥4条),其中10例为单克隆抗体诱发,1例为益赛普。TNFi撤药后上述症状得到改善。
结果证明,TNFis与狼疮有明显的相关性。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益赛普ROR值分别为10.97、9.03、4.02。益赛普较前两者诱发狼疮/狼疮样综合征的风险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应用单克隆抗体诱发狼疮的患者,应用益赛普后狼疮未再复发。但目前这种药物转换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广泛证实。
本研究中一例英夫利昔单抗诱发的患者狼疮应用益赛普后狼疮复发。TNF似乎在狼疮的病理生理中起关键作用,其阻断剂可能对部分狼疮患者有益。
另有研究证实,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治疗狼疮,特别是有关节炎和肾炎的患者;但发表偏倚不能排除。目前尚需更大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估某些狼疮患者是否可以应用TNFis治疗,以及益赛普是否比单克隆抗体TNFis对治疗更加有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