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或可规避口服用药的弊端

众所周知,甲氨蝶呤(MTX)已成为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中的锚定药物。然而,消化道耐受性等副反应制约了较高剂量MTX的使用。风湿科医师经常需使用超过15mg/周的MTX剂量用以控制RA病情,但该剂量对于很多患者是不能耐受的。

为进一步明确MTX用药方法之间的差异,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风湿免疫系的Michael H Schiff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式、三交叉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4年4月的《风湿病学年鉴》(Ann Rheum Dis)杂志上。

该研究对比了RA患者接受口服和自动注射器皮下注射两种不同的MTX给药方法,分析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用药安全性以及治疗耐受性的差别。纳入的研究对象为≥18岁的成年RA患者,有超过3个月的MTX用药史。研究对象依据入选时MTX治疗剂量(10,15,20或25mg/周)接受口服、腹部皮下注射、大腿皮下注射三种方式随机排序给药。在每次用药后的24h内,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分析药代动力学,同时评估注射部位的药物反应。

共有47例RA患者完成了该研究。口服MTX≥15mg/周时,患者的全身药物浓度出现稳态。而皮下注射MTX时,患者的全身药物浓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大表现为持续的线性增加,且高于相同剂量口服用药时的全身药物浓度。比较不同的用药方式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事件。


口服MTX在≥15mg/周时出现全身药物浓度稳态,而皮下注射MTX的全身药物浓度线性增加

该研究发现,不同于口服MTX,即使剂量≥15mg/周,皮下注射MTX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全身药物浓度稳态。同时,患者皮下注射较高剂量的MTX也未无明显的不良事件。上述结果提示,当患者对口服MTX治疗反应欠佳时,医师可考虑调整为皮下注射法并给予更大剂量的MTX继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