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生物标记物

脑脊液(CSF)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实质,可以反映出CNS炎症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的免疫病理。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可确定MS患者脑脊液的免疫改变。

近期Alvermann教授在JAMA Neurology发表文章,通过检索MEDLINE中1980~2013年发表的、用流式细胞术对MS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亚群进行用研究的文献。系统阐明MS脑脊液的细胞改变,将MS与生理状态、其它CNS疾病相鉴别;将相关发现整合进CNS白细胞转运的模型中;强调治疗相关的白细胞亚群的改变;评估脑脊液免疫表型,寻找新型MS生物标记物。

所有文献均显示,MS可见脑脊液细胞增多。有趣的是,脑脊液富含辅助性T细胞(TH1 和TH17亚型)和调节性T细胞;鞘内B细胞的分化导致浆母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抗体;其它的白细胞类型,包括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亦有改变。

阐明脑脊液的细胞改变增进了我们对MS病理的认识,为个体化的预后和治疗决策提供了生物标记物的相关信息。然而,多数报道缺乏证明有效性的对照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MS脑脊液细胞的免疫表型与不同疾病阶段(活动期和缓解期)的细胞亚群的关系将变得日益重要。应将评价脑脊液细胞数量和成分纳入临床试验的研究。

MS是CNS脱髓鞘性病变,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脑和脊髓的炎症损害为病理特征。由于活检的副作用,CNS组织并不能常规获取做出诊断;相反,脑脊液易于获得且能反映出脑实质内的细胞变化。研究脑脊液细胞的免疫表型可以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提高诊断的精确性,改善对患者预后的评估。

外周血(PB)分析可以鉴别CNS特异性免疫病理和全身性疾病。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悬浮液中细胞表型的金标准,已被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分析中。由于MS患者仅有轻度的脑脊液细胞增多,细胞数目较少可能限制了流式细胞术的使用;因此大多数研究都关注于已经明确的细胞亚群,缺少对脑脊液细胞成分的全面分析。

本文中,我们系统回顾了MS患者、健康者以及其它CNS疾病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的细胞学改变;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复发-缓解型( RRMS)、继发-进展型(SPMS)、原发-进展型(PPMS)等MS临床亚型的差异以及治疗效应;最后,我们评估了脑脊液免疫表型对寻找新型MS生物标记物的作用。

一、MS的白细胞数量

T细胞

正常生理状态下和MS时,T淋巴细胞是脑脊液中主要的细胞类型。与健康者相比,MS患者脑脊液中包含激活的和大量增生的T细胞,反映出存在炎症。与非炎症性的神经系统疾病相比,MS的脑脊液显示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为主,伴随CD4:CD8比率的增高。

与外周血相比,脑脊液中富含TH1,TH17和 IL-17分泌型γδ T 细胞(表1);这些细胞类型在局部炎症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复发-缓解型MS可见代偿性CD4+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但继发-进展型MS则缺乏此种细胞。MS中,CD4+Treg和CD8+Treg细胞的功能均有损害。复发-缓解型MS可见表达CD31的T细胞(提示细胞刚才胸腺释放出来)减少;由于CD31+细胞可抑制Treg细胞,降低胸腺输出功能,这可能是Treg细胞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MS脑脊液中可见丰富的HLA-G+Treg细胞,但非炎症性神经病变中无此现象;与常规Treg细胞不同,这些细胞行使正常的调节功能。

在MS和非炎症性神经病变中,脑脊液中T细胞大多数为抗原刺激过的T细胞(antigen-experienced T cells);外周血中主要为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表2)。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脑脊液中的主要亚群为中枢记忆性T 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 TCM cells),此类细胞可归巢至次级淋巴器官中,有监控功能而无即刻的效应作用。

另一些研究表明,脑脊液中还富含效应记忆性T细胞(T cells with an effector memory, TEM cells);与非炎症性神经病变相比,该细胞类型在炎症性中枢神经疾病中增加。外周血中,CD4+效应记忆性T细胞的比率与MRI监测的MS疾病活动程度相关。

表1.  MS的T细胞数量

细胞类型

表型

腔室

评论

T细胞

CD3+

CSF

复发期增加VS缓解期

TH细胞

CD4+

CSF

CD4:CD8比率增高 VS对照人群,

RRMS增高 VS PPMS

细胞毒性T细胞

CD8+

CSF

复发期减少VS缓解期

TH 1细胞

CCR5+,CXCR3+

CSF

丰富VS PB,

TH1:TH2比率增高VS 对照人群

PB

TH1:TH2比率增高VS 对照人群,

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

TH 17细胞

CCR6+

CSF

丰富 VS PB

PB

复发期增多VS缓解期

CD4+Treg细胞

CD25+FoxP3+

CSF

RRMS中丰富VS PB

CD8+Treg细胞

CD25+FoxP3+,CD28-

CSF

减少殆尽 VS PB,

复发期减少VS缓解期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胸腺移出T細胞

CD31+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HLA-G+Treg细胞

FoxP3−HLA-G+

CSF

丰富 VS PB

NK T细胞

 

CSF/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γδ T细胞

CD16+ CD56+

CSF/PB

增多 VS 对照人群

γδ T17细胞

CCR6+CD161high

CSF

丰富 VS PB

 

表2. MS的记忆性T细胞和激活的标记物

细胞类型/标记物

表型

腔室

评论

初始T细胞

CCR7+CD45RA+

CSF

减少殆尽 VS PB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SPMS减少 VS RRMS

TCM细胞

CCR7+CD45RA-

CSF

丰富 VS PB,

一些研究表明该种细胞是主要的亚群

TEM细胞

CCR7-CD45RA-

CSF

丰富 VS PB,

神经炎症时增多 VS NIND

PB

CD4+T 细胞: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

CD8+T 细胞:MS患者增多VS 对照人群;

CD25

 

CSF

丰富 VS PB,

复发期增多 VS缓解期

PB

复发期增多 VS缓解期,

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

CD26

 

PB

增多 VS对照人群,

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

CD69

 

PB

增多 VS对照人群

CD71

 

PB

增多 VS对照人群

CD154

 

PB

增多 VS对照人群

MHC class II

 

PB

在MRI新病灶形成前减少

HLA-DR

 

CSF

复发期减少 VS缓解期

PB

视神经炎时与视觉缺损和MRI显示

的病情活动负相关

 

注释: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NIND:noninflammatory neurological diseases,非炎症性神经疾病

B细胞

尽管生理状态下,脑脊液中缺少B细胞、浆母细胞和浆细胞,但MS的脑脊液中可见这些细胞(表3)。MS脑脊液中B细胞的平均百分比约为5%,B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率越高,则说明疾病在快速进展。MS患者脑脊液中的B细胞多数为切换的记忆B细胞(class-switched memory cells),浆母细胞百分数约为30%;与其它神经炎症性病变相反,MS浆母细胞的高比率将稳定而持续。

脑脊液中可见具有生发中心表型(germinal center phenotype)的细胞群,但外周血中缺如;提示这些细胞来自于鞘内异位淋巴滤泡。靠近CNS脑实质的近端淋巴组织通过增加在自身抗原中的暴露,促进自体免疫的过程。

表3.  MS的B细胞数量和标记物

细胞类型/标记物

表型

腔室

评论

B细胞

CD19+CD20+

CSF

增多 VS对照人群,

与疾病进展相关

CD5

 

CSF

增多 VS对照人群,

PB

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与疾病持续时间负相关,可预测CIS向MS的转变

CD27

 

CSF

丰富 VS PB

CD80

 

CSF

丰富 VS PB,增多VS对照人群

PB

复发期增多VS缓解期

CD86

 

CSF

丰富 VS PB

IgD,IgM

 

CSF

减少殆尽 VS PB

移行期B细胞

(Transitional   B cell)

CD24highCD38high

CSF

增多VS对照人群

PB

减少VS对照人群

中心母细胞

CD38highCD77+

CSF

丰富 VS PB

浆母细胞

CD20−CD138+

CSF

增多VS对照人群,RRMS增多 VS PPMS,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

注释:: CIS: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临床孤立综合征;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CNS自体免疫中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一些研究发现,MS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下降和功能受损(表4)。赛尼哌治疗时,脑脊液中含有丰富、增多的免疫调节性CD56bright自然杀伤细胞。

表4.  MS的NK细胞数量和标记物

细胞类型/标记物

表型

腔室

评论

NK细胞

CD3−CD56+

CSF

减少 VS 对照人群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调节性NK细胞

CD16−CD56bright

CSF

丰富 VS PB

CD27

 

CSF

丰富 VS PB

CD95/Fas

 

PB

复发期减少 VS 缓解期

CX3CR1

 

CSF

减少殆尽 VS PB

PB

缓解期减少 VS 对照人群,

              复发期正常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是正常脑脊液的主要细胞成分,MS时常显著性降低。与外周血相比,脑脊液中的单核细胞常表达非典型性MHC分子HLA-G。HLA-G+单核细胞为耐受型,可能参与正常生理状态下CNS抑制性免疫微环境。

表5.  MS的单核细胞数量和标记物

细胞类型/标记物

表型

腔室

评论

单核细胞

CD14+

CSF

减少 VS 对照人群,复发期减少 VS 缓解期

非典型单核细胞

CD16+

CSF

丰富 VS PB

CD80

 

PB

增多 VS 对照人群

CD86

 

PB

RRMS 和SPMS减少 VS 对照人群

HLA-G

 

CSF

丰富 VS PB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

2001年Pashenkov等人首次报道了脑脊液中存在树突状细胞。MS患者脑脊液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在疾病早期最高,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减少(表6)。与外周血相比,脑脊液中的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Cs)的表达高水平的HLA-DR和共激分子,提示可强烈刺激T细胞。

MS患者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外周血和脑脊液中具有相同的表型,但都偏向前炎症CD123low亚群,该亚群可引起TH17细胞的反应。

表6.  MS的DC数量和生物标记物

细胞类型/标记物

表型

腔室

评论

Myeloid DCs

CD11c+,CD1c+

CSF

与疾病持续时间负相关

PB

进展期减少 VS RRMS 和对照人群

CD40

 

CSF

丰富 VS PB

CD80,CD86

 

CSF

丰富 VS PB,与疾病持续时间负相关,

复发期增多 VS 缓解期

PB

PPMS减少 VS 对照人群

CD83

 

PB

PPMS减少 VS 对照人群

HLA-DR

 

CSF

丰富 VS PB

 Plasmacytoid DCs

CD123+,CD303+

CSF

丰富 VS PB,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CD83

 

PB

PPMS减少 VS 对照人群

CD86

 

PB

RRMS减少 VS 对照人群

CD123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

 

二、白细胞迁移的标记物

白细胞向CNS 的迁移是MS研究的重点,一些研究关注于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表7)。白细胞向CNS迁移的可能机制如图所示。

表7.  MS白细胞迁移的标记物

标记物

细胞类型

腔室

评论

CCR1

单核细胞

CSF

丰富 VS PB

CCR2

T细胞

CSF

丰富 VS PB,增多 VS对照人群

PB

增多 VS对照人群,

SPMS增多 VS RRMS

CCR5

T细胞

CSF

丰富 VS PB(γδ细胞减少殆尽),增加VS 对照人群,复发期增多VS   缓解期

PB

增多 VS对照人群(γδ细胞减少)

B细胞

CSF

丰富 VS PB

单核细胞

CSF

丰富 VS PB

髓样树突状细胞

CSF

丰富 VS PB

PB

增多VS对照人群,与脑脊液中髓样树突状细胞的数量相关

CCR2/CCR5

T细胞

CSF

丰富 VS PB

CCR6

T细胞

CSF

CIS 时,丰富 VS PB

CCR7

T细胞

CSF

表达于多数T细胞上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PB

RRMS增多 VS 对照人群

CXCR3

T细胞

CSF

表达于多数T细胞上,增多VS 对照人群,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

PB

增多VS对照人群,与临床和MRI显示的病情活动相关

CXCR5

B细胞

CSF/PB

表达于多数B细胞上

ICAM-1

T细胞

CSF

复发期减少VS缓解期

PB

减少VS 对照人群,PPMS正常,

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负相关

单核细胞

CSF

复发期减少VS缓解期

PB

减少 VS对照人群,PPMS正常

ICAM-3

T细胞

CSF

复发期减少VS缓解期

单核细胞

PB

与MRI显示的病情活动负相关

LFA-1

T细胞

CSF

丰富 VS PB

PSGL-1

T细胞

PB

增多 VS 对照人群

VLA-4

T细胞

CSF

丰富 VS PB,表达于多数的TH细胞之上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PPMS正常,

复发期增多 VS缓解期

单核细胞

PB

减少 VS 对照人群,PPMS正常

 

 

图. 白细胞向CNS迁移的途径和相关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的作用:从实质血管中穿越血脑屏障进入CNS脑实质(A);从软脑膜血管进入蛛网膜下腔(B);通过脉络丛进入脑室脑脊液中;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脑脊液中白细胞隔离(D)。

CXCR3是MS中被研究的最多的趋化因子;与外周血相反,它主要表达在脑脊液的大部分T细胞上,提示其主要作用为白细胞隔离。大部分的脑脊液T细胞还表达CCR7,这是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标记物,参与淋巴器官的归巢机制。事实上,脑脊液的作用可视为CNS中的淋巴。

Sato等人的最新研究显示,MS急性复发期的患者,脑脊液中含有丰富的同时表达CCR2和CCR5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但在其它炎症性CNS病变中缺如。值得注意的是,脑脊液中仅含丰富的CCR2+CCR5+CCR6− TH1细胞亚群,CCR6+TH17细胞缺如。

然而,其它研究显示,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的脑脊液中富含CCR6+T细胞,这可能提示为CNS自体免疫的未成熟状态。CCR6参与疾病的启动机制,促使T细胞通过脉络丛进入脑脊液。

关于白细胞亚群其它趋化因子受体的研究数据较少。但是,趋化因子CXCL13,在MS患者脑脊液中增多,被认为通过其CXCR5受体从而参与B细胞的募集机制。

与外周血相比,脑脊液中多数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多,它们的表达模式在MS患者、无菌性脑膜炎和健康对照者中类似,提示着募集具有普遍性的机制。实际上,VLA-4在脑脊液中所有的TH细胞上均有表达,对于T细胞向CNS的迁移十分重要。

三、治疗效应对白细胞亚群的影响

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发展,一些研究关注于MS治疗的免疫效应(表8)。抗VLA-4抗体那他珠治疗可引起脑脊液中T细胞和B细胞的持续性减少;而未经治疗的患者,外周血中含有丰富的、表达激活的促炎表型的T细胞,可通过细胞隔离作用进入CNS。

芬戈莫德治疗可引起循环中CD4+和CD8+T细胞、B细胞的减少,而脑脊液中仅CD4+ T细胞减少。尽管那他珠单抗和芬戈莫德均可影响脑脊液的T细胞,但只有那他珠单抗治疗与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的高风险相关。

PML是CNS的一种机会性的病毒感染;免疫细胞成分和表型的何种改变易引起PML,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脑脊液中仅有CD4+T细胞减少殆尽,可能并不足以增加PML的风险。

利妥昔,为抗CD-20抗体,可致脑脊液B细胞剧烈减少,但鞘内IgG合成仅轻度改变。抗体的生成受到CD20-细胞的限制,但该细胞并非利妥昔的靶点。因此,稳定的IgG水平提示鞘内IgG主要由长寿命浆细胞所产生,而非短寿命的浆母细胞(必须由CD20+细胞再生)产生。

但另一项研究认为,IgG的合成与脑脊液中浆母细胞的数量而非浆细胞的数量更为相关。需要注意的是,利妥昔单抗亦可减少脑脊液中的T细胞,这可能为B细胞剧烈减少的继发作用;B细胞可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和抗原呈递作用影响T细胞。

表8.  MS治疗对白细胞亚群的作用 

治疗药物和细胞类型

腔室

评论

甲强龙

T细胞

CSF

CD4:CD8比率减小,CD25减少

PB

TH1:TH2比率减小,Treg细胞增多,CD26减少;

LFA-1、ICAM-1 和 VLA-4减少,ICAM-3增多

单核细胞

PB

ICAM-1和VLA-4减少,ICAM-3增多

DCs

PB

髓样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减少

β型干扰素

T细胞

PB

TH1:TH2比率减小,Treg细胞和胸腺移出细胞增多,CD8+抑制功能增强

B细胞

PB

CD80减少

NK细胞

PB

调节性NK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

PB

CD80和CD86增多

DCs

PB

髓样树突状细胞减少,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上的CD123增多

醋酸格拉替雷(Glatiramer Acetate)

T细胞

PB

CD4+Treg细胞、胸腺移出细胞、CD8+抑制性细胞增多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PB

CD86增多

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

T细胞

CSF

T细胞减少,CD4:CD8比率减小

PB

总T细胞和TH17细胞增多,CD25增多

B细胞

CSF

B细胞和浆母细胞减少

PB

总B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增多

NK细胞

PB

总NK细胞增多,调节性NK细胞减少

DCs

PB

VLA-4减少

芬戈莫德(Fingolimod)

T细胞

CSF

T细胞减少,CD4:CD8比率减小

PB

初始T细胞和TCM细胞减少,CD4:CD8比率减小,

TH17细胞减少

B细胞

PB

B细胞减少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T细胞

CSF

T细胞减少

B细胞

CSF

B细胞减少

赛尼哌(Daclizumab)

NK细胞

CSF/PB

调节性NK细胞增多

四、讨论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脑脊液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有助于研究M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白细胞的迁移,尤其是记忆性T细胞向CNS的迁移,是MS重要的早期改变。

白细胞从血液向CNS的迁移经由三条途经:从脉络丛进入脑室脑脊液中,从脑膜血管进入蛛网膜下腔,以及从实质血管进入CNS脑实质中(图);其中第三条途经在生理状态下很少存在,但炎症、血脑屏障被破坏时可导致白细胞向CNS渗入增多。虽然脑脊液和脑实质直接的细胞交换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脑脊液和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的关系支持该假设。

在CNS内,自体反应性T细胞可被抗原呈递细胞反应性激活。MS早期,树突状细胞在脑脊液内聚集,随着病程的延长而数量逐渐减少,提示其在疾病的始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随后,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减弱,记忆性T细胞的大量增生维持着慢性免疫反应。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缺损可能损害了机体对髓鞘抗原的耐受。

此外,CNS内B细胞的募集可产生抗体生成细胞,促使疾病向非抗体依赖性的过程进展(如抗原呈递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异位淋巴组织可能为自体反应性B细胞的慢性增殖提供了微环境,同时异位淋巴组织也是其它自体免疫疾病的靶器官。

尽管我们已对MS脑脊液细胞的免疫表型有了一些了解,但在其病理生理的作用还存在理解的局限。白细胞向CNS迁移的不同途径可能与CNS自体免疫并不相关;因此脑脊液的细胞成分与炎症组织内的细胞成分并不相同。譬如,脑脊液中以CD4+T细胞为主,但脑实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以CD8+T细胞为主。腰椎穿刺取得的脑脊液标本与脑室内脑脊液可能也不相同。

此外,确定MS的特异性病变(其它神经炎性疾病中不存在)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MS脑脊液中可见的丰富的细胞亚群(如IL-17分泌型γδ T 细胞和CCR2+CCR5+T细胞),在其它炎性CNS疾病中缺如;但对于这些研究数据的解释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其它炎性CNS疾病的病理各异。

如有纵向研究数据,则可促进脑脊液分析的特异性。脑脊液中浆母细胞的持续性增多是MS的典型性发现,该现象在神经炎症性病变中罕见。但由于难以重复进行腰椎穿刺,因此脑脊液的研究缺乏这样的纵向数据。单次的脑脊液标本只能反映出免疫反应大量动态变化的一个瞬间。

脑脊液分析在未来的作用如何?尽管有着上述的局限性,但脑脊液细胞免疫表型的分析还是具有诊断价值的,可以评估不同疾病的异质性,作出个体化的预后评价,优化治疗决策。

在目前为止,尚无MS的细胞标记物可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完全理解脑脊液的生物标记物,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的对照研究,各研究中心之间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标本采集方法和程序。对照组的定义也很重要,因为很难采集到严格意义上的健康参与者的脑脊液。MRI检查也有助于确定脑脊液标记物的价值。

为满足这些研究质量的标准,我们建议脑脊液细胞分析应该采用临床试验完成;这样才最能确定可预测病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如PML)风险的、可靠的生物标记物。

从这样的临床试验中获得的信息,有助于我们预测不同治疗方案的成功率和风险,为治疗的决策提供基石。现在FDA批准的MS的治疗药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选择最佳药物、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新决策模型。

在未来,临床试验和MRI影像研究可为MS患者寻找出个体化的免疫标记物;如果我们能找到有效的脑脊液标记物,则可大大改进MS这一异质性疾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