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IL-17A单克隆抗体secukinumab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secukinumab治疗6周后,患者MRI显示炎症状况好转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以脊柱炎症、进展性脊柱硬化及外周关节炎为特点。白介素17(IL-17)被认为是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的原型)病情进展中关键的一种炎性因子。研究者对IL-17A单克隆抗体secukinuma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11月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研究者认为,secukinumab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研究者在欧洲的八个中心(德国四个、荷兰两个、英国两个)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概念验证研究。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静脉注射secukinumab(2× 10 mg/kg)或安慰剂组(比例为4:1)。通过计算机产生成批随机名单而非经分层法过程进行随机。初级疗效终点按照6周时达到国际脊柱关节病(SpA)评价工作组20%(ASAS20)有效的患者百分比来评估(贝叶斯分析)。安全性评估延伸至28周。此项研究的登记号为ClinicalTrials.gov, number NCT00809159。

有37例病情活动度在中等到重度不等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通过了筛选,其中30例经过随机分配接受secukinumab (24例) 或安慰剂 (6例)。最后的疗效分析包括了23例接受ecukinumab 的患者和6例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安全性分析包括了所有的30例患者。6周时,评价达到ASAS20的患者百分比在secukinumab组为59%,在安慰剂组为24%(ecukinumab优于安慰剂的可能性为99.8%)。secukinumab组出现了一例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皮下注射脓肿。

secukinumab可以迅速降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或生物学指征,并且耐受性好。这是除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之外我们所知的第一种可以在二期临床试验中达到初级终点的靶向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