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预期生命中6%可能患CRC。大多数CRC来源于腺瘤性息肉,息肉进展为肿瘤的时间为3-6年。去除癌前腺瘤性息肉可以降低CRC和死于CRC风险。在美国广泛采用结肠镜检查,但小部分人在二次结肠镜检
过去30年直肠癌治疗改善,病人生存已超过结肠癌。主要因素与实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有关,现在已倡议全直肠系膜切除也应用于结肠癌治疗,这种术式称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CME中,手术沿着胚胎系膜平面进行,保留完整系膜筋膜以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但对于外科手术对肺功能损伤过大,以及患者有自身基础疾病的情况不适合或者拒绝放化疗时,手术切除有时仍然可以进行。来自于鹿儿岛大学的Kondo教
新研究显示,HER2阳性的小乳腺癌(肿瘤≤3 cm)患者可能不再需要常规化疗,而只需要较少侵袭性的化疗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一项单组共406名I期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接受了紫杉醇+曲妥珠单抗的联合治疗,3年无病生存率
职业性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因国而异。然而,所有肺癌中近2.8%的肺癌患者死于职业暴露。经韩国国家癌症信息中心估计,职业暴露对癌症的贡献率为9.7%。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职业史对肺癌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精确化评估。职业
近期发表于Breast杂志的一篇文章显示,现代乳腺癌治疗方法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Halsted乳房切除术,但其后的100年间却乏善可陈。再以后这一领域开始了井喷式的变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系列重大改变如化疗和放疗(从辅助治
The Lancet Oncology于2015年1月13日首度在线发表了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舒尼替尼治疗化疗难治性胸腺瘤II期开放试验的结果,显示舒尼替尼治疗能够改善胸腺癌的客观缓解率。胸腺上皮肿瘤属于比较罕见的癌症,但却是
近日,来自西班牙Ugalde医生等报道了一例脾脏炎性假瘤,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上。案例陈述一名56岁女性患者因怀疑肾绞痛进一步检查时发现脾脏结节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从孩提时代起
研究者鉴定出8个高度特异性的表现用以预测癌症患者可能会在3天内死亡,这些结果有助于患者家属与医生作出关于舒适护理的决定。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Cancer杂志上。该研究的第一作者Hui博士来自M.D. Anderson癌症中心,他说
结直肠癌是常见肿瘤,放疗、化疗和手术切除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 4/N+)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术前含5-氟脲嘧啶的放化疗(CRT)在毒性、治疗耐受性、局部控制和降期上都是优选治疗,但5年DFS和OS无显著差别。在原有CRT基础上加入
儿童期肥胖在过去40年里迅速增加,特别是欧洲和北美的高收入国家。儿童期过重不但与儿童期疾病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雄激素过多症、睡眠障碍、肝和消化道疾病等相关,而且与成人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血脂
胃癌(G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既往研究揭示GC病人患CRC的可能性远高于普通人群,据报道同时发生GC和CRC的几率为2%-4%。腹腔镜治疗CRC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并已在随机临床试验(RCT)中证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化疗副作用中最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肿瘤治疗方式。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为提高生存率,化疗适应证进一步扩大,但的确没有更好的方法治疗或预防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往
2014年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肝细胞癌(HCC)是已成为男性第五大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约55.4万),女性的第九大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约22.8万)。HCC的高患病率及高病死率(总体病死率0.95),使其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的健康负担。近日发表于Gut杂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前放化疗以及MRI对直肠癌的精准分期,这使得直肠癌的治疗取得重大的进步。尽管局部复发和生存明显改善,远处复发并没有得到改善,大约30%按治愈目标进行治疗的病人,最终会出现远处转移。术后辅助化疗通
肺癌是全球头号肿瘤杀手,大约有85%的癌症死亡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一半以上患者诊断为NSCLC时已为晚期,因而,该类患者一线治疗一般采取含铂两药化疗。但是,选取哪种含铂类药物仍受争议。顺铂或卡铂虽有效,但毒副
病史和影像学检查57岁女性,伴高钙血症,甲状旁腺素升高。超声检查如下:图1 超声结果图。图2 超声结果图。图3 超声结果图。图4 超声结果图。图5 注射放射性物质(锝-99m异丁基异腈)后立即采集。图6 注射2.5小时后采集。影像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抑制剂,通常用于降低胆固醇,已证实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前临床证据显示其还有抗增殖、促凋亡、抗侵袭和放疗增敏作用,这些特征使其可能成为抗癌药。沙特阿拉
患儿男性,10岁,身高144cm,因臀部持续性疼痛致步态改变2月余来院就诊,膀胱及肠道未见病变。X线、CT和MRI检查均提示骶骨发生溶骨性破坏,经骨组织活检证实病变为骨巨细胞瘤。因手术存在神经损伤及大量出血风险,故给予患者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