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疼痛感与病程和病情活动相关

在疼痛水平较高的患者中,70%患者被报道使用“痛苦”来描述他们目前的疼痛

关于患者主观症状的自我体验的报道甚少,因此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风湿系的E Waldheim教授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我体验疼痛的特征和程度。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2月的《狼疮》(Lupus)杂志上,该研究扩展了我们对SLE相关疼痛的认知,并了解到患者是如何看待这种疼痛的。

该横断面研究共纳入84位SLE患者,每位受试者均被要求完成自我评估和医学评价,自我评价包括:视觉疼痛评分,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医学评价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系统性狼疮活动性测定(SLAM)、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系统性狼疮活动计算标准(SLICC)。

研究结果如下:20%的受试者报道存在高水平狼疮相关疼痛(≥40mm,VAS量表)。相较于该项研究中的其他受试者,依据该组患者的SLAM 和SLEDAI分析,明显存在病程短、ESR水平高、疾病活动度高等情况。该组患者常使用“尖锐”“疼痛”“灼烧”来形容中等和严重的疼痛,他们常使用更多词汇来描述疼痛。在这些疼痛水平较高的患者中,70%的患者使用“痛苦”来描述他们目前的疼痛。对所有患者而言,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关节。患者自我评价的疾病活动度往往比医生评价的高。

研究发现,这一研究扩展了我们对SLE相关疼痛的认知,并了解到患者是如何看待这种疼痛的。这一结果有助于对SLE相关疼痛的肯定、支持和关怀,特别是对那些病程短、疾病活动度高的SLE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