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治疗伴抑郁的腰痛疗效显著

慢性腰痛成因复杂,是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其中,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的患者疼痛程度更严重,更易伴发抑郁、恐慌/焦虑及睡眠障碍等症状。因此,对慢性腰痛的治疗不仅应从躯体治疗方面着手,精神症状的治疗也需兼顾。普瑞巴林作为一种钙通道调节剂,能减少疼痛信号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自2010年起,日本已批准普瑞巴林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近期Tomoko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了普瑞巴林对伴有抑郁的慢性腰痛患者的治疗作用。该研究发现普瑞巴林对伴有抑郁的腰痛患者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月16日发表在《日本骨科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了2011年5月至8月就诊的腰痛患者共64例,纳入标准如下:

1. 腰痛被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2. 腰痛超过3个月,且保守治疗(如使用腰腹带、服用NSAIDs或康复训练)后疼痛无缓解;
3. 同意填写调查问卷/量表。

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四种评分量表评估疗效:

1. SDS(抑郁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抑郁程度;
2. VAS(视觉模拟量表):用于评估疼痛强度;
3. JOA(日本骨科协会疗效评定表):用于评估腰痛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
4. 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用于评估躯体功能障碍程度。

入组前分别评估患者的SDS、VAS、JOA和ODI分数,并根据SDS评分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37)和抑郁组(n=27)。研究为期8周,患者需在第2、4、6、8周到医院随访。普瑞巴林标准用量为150mg/d,有确切疗效者剂量不变,疗效不明显者加量至300mg/d,副作用明显者药量减半。若出现失眠症状,患者可服用安眠药物溴替唑仑0.25mg。将治疗8周后的SDS、VAS、JOA和ODI评分与初始评分进行比较,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和溴替唑仑使用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普瑞巴林治疗8周后,抑郁组SDS、VAS和ODI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这表明抑郁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疼痛强度、躯体功能和各项临床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而正常组仅VAS和JOA评分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前正常组和抑郁组分别有14人和13人需服用溴替唑仑改善睡眠;治疗8周后,正常组服用溴替唑仑的人数下降至8人,而抑郁组下降至6人。

研究中,有5人普瑞巴林加量至300mg/d,12人减至75mg/d,未出现因副作用而停药的患者。虽然普瑞巴林有嗜睡的副作用(46.9%),但研究中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嗜睡并不会对普瑞巴林的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精神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目前,多国都已将普瑞巴林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此项研究结果表明普瑞巴林可有效缓解慢性腰痛,尤其对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对NSAIDs不敏感且伴有抑郁的慢性腰痛患者来说,普瑞巴林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