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和ACPA的下降与RA疾病活动度的减低紧密相关

ACPA/RF与SDAI, CRP, ESR , SJC, TJC, PGA , EGA , HAQ和疼痛的相对变化的关系

类风湿因子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在治疗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化?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风湿免疫科的Christoph B?hler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应用改变病情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过程中,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布在2013年2月的《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杂志上。作者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治疗6月后,ACPA和RF水平显著下降。RF和ACPA的下降与疾病活动度的减低紧密相关。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研究者在治疗开始之前和治疗6月时分别收集其临床和血清学资料。非参数分析时,我们分析两次访视时RF和ACPA的变化情况,并研究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而且,研究者还分析了潜在的影响因素,疾病慢性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18月以上。

该研究共纳入143位ACPA和RF阳性的患者。治疗6月后,RF和ACPA相对变化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 /第三四分位数)分别为- 35.6%(- 63.3;-8.3)和 -15.2%(- 40.0;10.0)(两者均p<0.001)。RF的变化显著高于ACPA的变化(p<0.001)。治疗有反应者的ACPA和RF下降水平更大(分别是p=0.034和p=0.01)。除了疾病活动程度的变化,病程短对RF的变化也有独立影响作用(p=0.087)。

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治疗6月后,ACPA和RF水平显著下降。RF和ACPA的下降与疾病活动度的减低紧密相关。很大程度上,绝大多数患者的RF比ACPA下降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