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改良MRI可在新生儿自主状态下行肺部检查

由于经过特殊改进的小型MRI扫描仪的研制成功,辛辛那提大学附属儿童医疗中心现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通过新生儿的扫描检查来发现肺部疾病以发育畸形。

一项初步研究发现,NICU使用改良肢体成像扫描仪可以在新生儿自由呼吸的状态下使用,为肺组织功能状态的观察和评估提供具有诊断价值图像。

由于肺部发生病变的患儿占据NICU患儿相当大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并不能够通过影像学技术来发现肺部潜在的病变,远期预后很难预测。

该1.5T小型磁共振扫描仪是唯一一台最初用于整形外科的改良仪器,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疗中心改进,增加了MRI扫描仪的场强,配备了适合新生儿扫描的检查床,并整合成人高性能扫描仪的电子部件。

作为早期可能性研究的一部分,医院也使用该设备以及临床标准线圈对15例状态稳定的新生儿进行了颅脑、腹部和胸部的扫描检查,研究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杂志上。

此种在NICU使用的扫描仪孔径约18cm,足以容纳10磅(LB)新生儿,梯度线圈长度约为常规MRI扫描仪梯度线圈的2/5,用来减噪和减少外周神经刺激。

图A为改进小型MRI扫描仪被安置在医院的NICU内,图B为一位新生儿等待着扫描,图C为正在工作的扫描仪。

由于新生儿体积较小,呼吸运动以及爱动的本性,新生儿肺部成像面临着一些内在挑战。

尽管胸部CT是临床检查首选,但是新生儿并不适合行CT检查。MRI无电离辐射以及能够纵向监测功能而言,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手段。

前期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NICU有两种发病率较高的肺部病变,一种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也称慢性肺疾病,包括间质水肿、纤维化和支气管扩张。另一种病变是先天性膈疝,为膈肌的发育异常,从而阻碍正常肺组织的生长发育。

Walkup博士及团队总共扫描了15例NICU患儿,包括5例足月肺功能正常的对照患儿,6例BPD患者和4例CHD患者。

所有新生儿不经麻醉行扫描,有膈疝的新生儿都在疝修复术后进行扫描MRI扫描参数包括3D快速梯度回波(FGRE)序列,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序列和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线采集和增强后处理重建(PROPELLER)技术。

FGRE和 FRFSE序列大约各自需要花费5min,同时PROPELLER扫描时间接近8min,整个扫描大约需要20min。

图像评价

研究人员断定FRFSE和FGRE图像能够提供普遍的诊断价值信息并且具有很少的运动伪影。

上图显示在FGRE序列中结构分辨率清晰,与PROPELLER序列相比可发现由相关运动产生的图像区别。

现如今发现胸腔积液、多发肺不张、正常肺泡减少和磨玻璃影的能力越来越高,在很多病例中肺部病变的指征非常明显,但是在一例CDH患儿中MR图像能够显示X线胸部平片不能发现的滞留空气影。

基于以上结果,研究人员推断NICU新生儿肺部MRI检查使得在不进行麻醉镇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诊断价值图像成为可能。这项技术能够真正地通过病变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区分表型和分类,重要的是MRI能够提供纵向监测患儿的手段。